磨些國只是個小國,民不過三萬,兵不過一千,在西川國大軍抵達時,來不及反應,就瞬間被滅了。
開局就滅了一個小國,這第一步很順利。
然而等濟慧領著手下的兩萬兵馬,想進一步南下,攻打劍川國的北部重鎮成偈城時,卻遭到了劍川國的激烈抵抗。
因為劍川國緊鄰著大長和國控制的會川國的緣故,所以此國對於西南夷地區有外敵入侵的訊息,早早的就知道了。
甚至等陸淵兵馬打到了會川國的時候,還引起了劍川國的大為緊張。
因為楚君如果突破了大長和國的北部瀘水方向,那麼沿著會川國一路向西,不用四百里,就能打到劍川國的領地。
而這區區四百里的路途,輕兵疾行的話,只需兩天時間。
戰火都打到自己家門口了,而且還是傳聞之中,百戰百勝,不可一世的楚軍。
你說劍川國害不害怕?
這自然是害怕的。
所以等楚軍打到會川國後,哪怕已經被阻攔在了瀘水東岸,但劍川國上下依舊畏懼不已。
為了避免自己如同會川國一樣,被這突然襲擊打的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
早在去年十月的時候,劍川國內就開始集結大軍,國都區域長時間保持著五萬的兵馬。同時在國內各地,也時刻保持著半動員狀態,有必要的話,隨時能再拉出十萬兵馬來。
面對這麼一個緊張戒備,積極備戰的大國,此時濟慧從北邊領軍打來,會有什麼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幾乎是等他剛剛攻滅磨些國,訊息就立刻傳回了劍川國都。
聽到自己北邊的鄰居打了過來,領頭的還是西川國主,一位先天宗師,劍川國上下自然大驚失色。
本能的,他們就想到了先前的楚軍故事。
因此神經崩到極限的劍川國,立刻就將國都的五萬大軍派了出去,抵禦西川國。
等這些大軍剛剛抵達成偈城的時候,聚會也剛剛處理完了磨些國,領兵抵達此處。
這些派來北上的劍川國大軍,都是常年訓練的正規軍,實力並不差。統軍的將領中,也不乏一流高手。
同時成偈城也是一座雄城,城高五丈,外面還有一條十丈寬的護城河,想要攻打併不容易。
以這麼一個陣容配置,西川國的大軍哪怕有著濟慧這位先天宗師,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也希望渺茫。
所以不出意外的,西川軍在成偈城下,碰了個頭破血流。
哪怕濟慧親自領兵攻城數次,也沒能取得突破,他本人被劍川國的一流高手和那些精銳士兵,牢牢的攔了下來。
最終在西川軍死了三四千人後,本錢不多的濟慧,也因為心疼自己損失,不得不暫停攻城,領著大軍在城外屯駐下來,與城中劍川軍對峙。
不過這種對峙,估計也維持不了多久。
因為劍川國內,各地的兵馬還在快速集結之中,要不了多久,新一批十萬大軍就要陸續北上,增援成偈城。
等著十萬人到達城下,成偈城的劍川軍,就有十五萬之眾。
面對這等規模十數倍於己的大軍,哪怕濟慧是先天宗師,也將難以抵擋,最終敗退撤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只希望濟慧這老僧能給力點,就算打不過對方,也不要輕易退軍。哪怕作為一個釘子,盯在劍川國也好。
有他這位先天宗師在,哪怕西川國兵力稀少,但最少也能震懾住劍川國。
只要能把此國十餘萬兵馬拖住,廢掉南詔國這最大的藩國,西川國此次也算發揮應有作用了。”
陸淵捏著情報,目光憂慮。
雖然他從未指望過,西川國能發揮多大作用,但對方開局就這麼不利,也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不過南詔國內,有劍川國這麼一個實力強勁的大藩國,也同樣令陸淵有些吃驚。
四府之地,八十萬人口,這等規模的夷國,論起實力來,已經不比西川國差了,甚至可能還要強上一些。
畢竟西川國這些年雖然有所恢復,但按照陸淵手下皇城司的探查,國中人口規模也就在六十萬到七十萬之間,比起劍川國還要少了十幾萬人。
如果再算上劍川國控制的三個小夷國,那此國的體量估計還能直逼百萬,兩國間的實力差距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