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的叛亂,持續時間也有半年了。
其實當陸淵一月派出使者,二月抵達蘇國的時候。
在那時,蘇玄歌就已經領兵討平了七島會的叛亂。
不僅一舉收復了甯越府,更是親自領兵,出海掃蕩了七島會的七座主島。
還殺了大半該會精幹,就連會長、副會長等會中的前幾把交椅,也一一斃命在蘇玄歌劍下。
沒了這些人物領頭,剩下雖有一些餘孽逃散,但再也不成氣候。頂多成為海匪,日後慢慢清剿就是。
而此會一除,蘇玄歌頓時解除了國都附近的心腹之憂,接著便馬不停蹄,北上討伐廣昌道。
等楚國的使者到達時,蘇玄歌已經領兵肅清了始安府的廣昌道賊,正準備再接再厲,帥兵攻入廣昌道的老巢蒼梧府,徹底剿滅這股亂匪了。
可以說,那個時候出國平叛,正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
因此面對楚國來的使者,說出了想要邀請蘇國,一同討伐西南夷的請求後。
蘇玄歌震驚之餘,也不得不說,隨之心動了起來。
陸淵和朝臣先前商議的不錯。
以蘇國的情形,確實養不起太多兵馬,無法支撐起蘇玄歌的野望。
如今便就逼出了這場波及半國的叛亂,現在就算可以平定,但這也只是稍稍消除了眼前的禍患。
不解決蘇國那龐大軍隊的軍餉問題,眼下叛亂即便除了,但惡劣的財政情況,依舊是巨大的隱患,如同一個埋下的炸彈,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被點爆。
所以對蘇玄歌來說。
他要麼放棄野望,裁剪軍隊,在平面的叛亂後,徹底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要麼就另尋一地,出兵征伐。透過外部壓力,透過從外面獲取利益,來緩解國內的矛盾。
兩種選擇該如何,以蘇玄歌的性子,自然不言而喻。
他毫不猶豫的,就選擇加入合縱,一起征伐西南夷。
只是如今蘇國內部叛亂未平,所以哪怕蘇玄歌心中很是心動,卻也沒有一口應下來。
只讓楚國使者好好歇著,令國內好生接待。
而後便專心致志,全力討平叛亂了。
以一位先天宗師的實力,蘇玄歌又接連收攏了各地潰散上的府縣兵,同時增發了一批民團相擁,再加上自己帶來的禁軍,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十萬人的平叛大軍。
這等力量,想要討平廣昌道,自然不會太難。
只是大戰月餘,蘇玄哥就領兵擊破了廣昌道,斬俘三萬餘,一舉殺滅了這些盜賊的主力。
不僅收復了蒼梧府,更連廣昌道的山門都被攻破,將其道主斬於劍下。
廣昌道主一死,那些被他聚攏起來的信眾,還有殘餘的一些道人,也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
不過十餘日間,殘存的數萬廣昌道賊就潰散而去,於是蘇國北部叛亂悉平。
到此時刻,蘇玄歌總算討平了國內大半叛亂。…
剩下的首叛之賊杜昌,雖然也在這些日來,不斷出兵攻略,想要支援七島會與廣昌道。
但早在先前,蘇玄歌就令處在杜昌佔據的高涼府北、西兩面的永熙、合浦二府之府縣兵,嚴加看守各處要道,直接封死了高涼郡北上西進之路。
這二府之府縣兵,合起來足有一萬之眾。再徵發些民團鄉,兵馬不下四萬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