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先天的事情,雖然只要各項要求滿足了,那麼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會有太大風險。
但沒有太大風險,終究還是會有風險的。
而且突破先天,失敗的機率也很大,沒一個有經驗的人在旁邊盯著,陸淵實在不放心。
事關自己弟子的道途,也關乎楚國的未來,他還是要親自看著最好。
……
在路上趕了將近十天路,在八月中旬的時候,總算抵達了襄陽城。
到了城中,陸淵沒急著去見周青,而是在城裡好好觀察了一下,最終不由滿意點頭。
襄陽不愧是天下名都,一郡之首。
作為緊鄰漢水的大城,又有長江與漢水之間,沖積而出的江漢平原供養,整個襄陽郡可謂是富庶至極。
哪怕如今襄陽郡一分為三,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也就是江漢平原大部被寧國朝廷控制了。
但靠著剩下的西部三府以及襄陽府供養,以及襄陽郡處在南北航道的便利,依舊使此地保持了極大的富庶。
就如此時。
城中人潮湧動,摩肩接踵,來自天南海北各地的人,匯聚於此城商肆之間,好不繁華熱鬧。
“根據朝廷最新的統計,襄陽郡的首府襄陽府,有著八萬戶,四十萬口。但從這城中人流來看,這戶數還是說少了啊。”
陸淵坐在酒樓間,看著窗外街道上,一眼看不到盡頭的人流,心中慨嘆。
他也不知道,這多出來的人,是來自天下各地的商旅,還是地方官府瞞報了。
但考慮到自己兩位弟子,周青與張佑都在襄陽,有他兩人盯著,應不至於有地方官敢欺瞞自己。
那這多半就是前者。
天下各地來襄陽做生意的商旅太多了,所以才導致這裡的戶口,看上去比正常的要多。
而這又說明了一件好事。
“看來今年的關、商稅,又要多收許多了。”
朝廷的收入更多了,能養的大軍就更多了,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
最最重要的是,楚國昌盛了,自己能收穫的氣運也就更多了。
這些好處,實在太大太大了。
這裡需得提一嘴。
從弘道七年開始修煉太平道書起,差不多五年時間下來,隨著楚國接連擴張,國內各種軍政改革落實下去,陸淵聚斂的氣運,每年都在以一種爆發式的速度增長著。
而這種爆發之下,他的修為也愈發精深。
時至如今,早已超過了先前那位安丘真人,迅速朝著凝聚一氣的境界邁進。
而照陸淵的感受來看。
自己修為距離凝聚一氣,應還有小半路程,大概還要個兩三年時間。
兩三年後,他便能抵達六大道脈道主的境界,成為這世間最強的那一批人了。
當然,雖然突破了凝聚一氣的境界,陸淵只是新晉,前兩年內,應該還是比不過那些道脈道主的。
但沒關係,以太平道書修煉的精進速度,在他使勁的氪命之下。
這點差距,也就兩三年便能追上,問題不大。
不過此時不談這些以後的事情,就說陸淵如今的修為。
以他估計,也足以媲美先天第二境,甚至在第二境的宗師中,也屬於強者了。
最起碼,此時讓他在面對昔日的武安侯,陸淵已經沒了絲毫的忌憚畏懼,自覺自己應有較大,把握將對方誅於自己道術之下的。
這份改變,相較於當初參與北伐,自己初次面對武安侯時的忌憚三分,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