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就有七百萬兩銀子,自己的大楚國,這麼有錢的嗎?
他有些不敢置信,不由再問道:“孫卿,今年上半年,真有七百萬兩銀子的稅收?”
孫思文也知道陸淵的驚訝,說實在的,當他得到這個最終數目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
因為今年上半年的稅收,實在是出乎意料的多。
不過這個數目是他們核點數遍,並且派人去地方查驗過後,所得出的真實數目,是絕不會有錯的。
所以此時聽到這問,孫思文便笑道:“回大王,這些稅銀都以押入各府之庫,稍後兩月便會解送回京,屆時自可差驗。”
見好友這般肯定的答覆,知曉對方絕對不會騙自己,陸淵心中,才總算是相信了這個事實。
而相信之後,便就是一陣驚喜了。
“若上半年有七百萬兩銀子的夏稅,那麼到入冬的時候,年稅就應有八百萬兩銀子。兩稅相加,我大楚今年稅賦,便有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了。”陸淵算著這筆賬。
大楚承襲前越制度,一年稅賦分為兩次。分別為七月收的夏稅,和十一月收的年稅。
這其中,因為多了一些其它名目的雜稅,還有將近年底各地商旅往來更多,下半年能收的關稅商稅,也隨之較前半年增加。
因此到了年底,年稅收的通常比夏稅更多,會多出個一到兩成的數目。
故而今年上半年有七百萬兩銀子的夏稅,那麼按照增幅一成半推算,下半年最少也能有八百萬兩銀子的年稅。
兩項加起來,一千五百萬兩銀子,這數目已經不小了。
最起碼,大楚現今二十四萬兵馬,總共一千六百萬兩銀子的軍費,如今一年的稅收,差不多便可填平了,也就差了一百萬兩銀子而已。
但南海國、蘇國那邊,每年也還有五百萬兩銀子的援助。
這一百萬兩銀子的差額,也足以填平了。
甚至不只是填平。
陸淵想到這,問道:“孫卿,我記得國內各項開支,是在三百萬兩左右對吧?”
“回大王,確實如此。”
孫思文點頭,然後說道:“如今我國中,朝廷及各地郡府縣,計有大小官員三千零七十一人。這些官員俸祿開支,每年需銀五十七萬八千餘兩,米十三萬六千石。
此外各地官府日常行政開銷、官宅維護、出外辦公等等開支,加起來也有六十三萬兩銀子。
還有各地的道路修繕、城牆維護、水利興建、城市清理等等工程,每年也需開支一百二十五萬餘兩銀子。
另外朝廷此前歷年大戰,前後傷退戰死士卒,足有五萬餘人。
這些人雖然當時已經給了撫卹費,但大王仁德,每月依舊給予一筆贍養費。此項一年加起來,便有十二萬兩銀子。
還有朝廷每年,都會給各地學院撥款,以資助學子。對於地方上,鰥寡孤獨之人,也有贍養之費。這兩項相加,也有八萬餘兩銀子。
另就是朝廷這邊,日常行政、各項外出辦公、巡視地方、出使它國等等,每年也要二十三萬餘兩銀子。
還有大王這邊的王室開支,每年朝廷也需給予三十萬兩銀子,作為日常開銷。
以上種種加起來,大約需要三百二十萬兩銀子。”
孫思文說到此處,語氣頓了頓,然後又道:“但這只是正常情況下的開支,落於一些突發事情,比如水災、旱災,各地欠收,朝廷還需有所補助救濟。
每年還需另留下五十萬兩銀子,作為緊急之用。”
一個王朝的維持,費用並不低。
如今大楚才三郡一十七府,刨去軍費,每年的正常開銷,就要三百七十萬兩銀子。
就這,還是建立在官府較為清廉,大王極為節儉的前提下。
要是換做前越那種,地方官府貪婪無度,朝堂公卿以及皇族奢靡揮霍的情況,這開支還得往上翻兩番。
即便出現一個雞蛋,十兩銀子的事情,也不顯奇怪。
或者說,在前越,乃至如今的寧國宮廷,這種現象或許已經存在了。
畢竟,那可是一個傳承了兩千年的世家集團,階級固化、根深蒂固至此,出現什麼奇葩都是正常的。
不過這是王朝維持久了,才會出現的事情。
現如今的大楚,暫時確實不用擔憂這種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