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漢中兩國,被長沙國阻隔了與金陵朝廷的交通,長時間缺乏交流的話。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生出心思,最後也跟著形勢變化,獨立出去?
甚至別說這兩國,就說九真郡那邊。
這個原本好不容易攻滅了靜海國,才設立的新附疆土。若是長時間作為飛地,被隔絕於外,誰知會不會再度獨立出去,化郡為國?
是的,朝廷在九真郡,是有一位武平侯謝寧在看著,還有五萬禁軍,足以守衛疆土。
但外敵沒有,難道就沒有內賊嗎?
人武平侯謝寧,長時間脫離於外,難道就真的不會生出割據地方,自立為王的心思嗎?
畢竟在他前面,陸淵等人大把的例子擺著,跟著照抄就是了。
根本不會有什麼難度、負擔。
至於說他自立了,在臨海郡的家族怎麼辦?
世家大族,又不是沒有為了壯大家族,或者躲避風險,而進行分家的例子。
只要謝寧和臨海郡謝家分家,變成兩家人就行了。
到時都不是一家人了,彼此又是親戚,你總不能還硬要追究,留在臨海郡的謝家人的罪責吧?
若真的要牽連九族,那我們六姓七族彼此通婚,誰還不是誰的親戚了,你把你自己也追究了去?
而謝家那邊。
若是有機會的話,想來他們也很願意別出一支,讓限定他們在九真郡建國,多出一個王族別脈的吧。
畢竟作為臨海郡的世家確實很爽,世代公卿,但終究很難輪到自己做皇帝。
可如果做九真郡的大王,這就不同了。
肉在自己鍋裡,這是屬於可以世代傳承的王位,是永遠姓謝的。
如果這兩國一郡也跟著脫離獨立,那新生的寧國朝廷,也就只剩下如今的江東四郡之地了。
而從五國五郡之主,變成江東四郡之主,這身份地位的轉變,可不是短短一個名頭的區別。
這是直接從原本掌控十郡之地的揚州霸主,乃至天下霸主,一下子跌落成了揚州內部的區域強國。
寧國從原本可以和周、梁兩國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下子跌落成類似於兩國附屬國的層次。
你說說。
這裡面的差距,能一樣嗎?
這還是國格的跌落,是名分上的,是軟實力,是虛的。
就說實際一點的實力方面。
失去了五郡五國之主的名義,金陵朝廷就沒法再以天子的名義,調動五國兵馬,令他們配合自己的軍事征伐。
像先前以越室天子的名義,號召作為附屬的長沙三國,一同北伐周國的局面,將再也不可能出現。
而失去了九真郡,金陵朝廷也等於失去了一位先天宗師,以及七萬兵馬。
以上這些損失,可都是實打實的。
所以說。
如今陸淵等人的跳反,對內,使寧國的法理性出現巨大問題,沒法使天下人心服,正統的含金量大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