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成了。
陸淵聽完白夢陽的話,心中瞬間露出這個念頭,隨即大喜。
不過他臉上也沒表露出來,只是回望對方,神情鄭重道:“此只是應有之意。這次我若攻下漢中府諸郡,未能保住,自然無言去尋濟慧聖僧和喬家主索要西川郡東三府。”
交換的前提,是自己有著三府之地,這才可以說拿去跟別人置換三府之地。
要是自己連這點地盤都沒有,哪來的臉去找人交換地盤啊。
所以濟慧與喬康全提出這個條件,基本也就等同於這兩人預設交易成立了。
白夢陽聽著這話,心中抽了抽,大為哀嘆。
這幾日來,他遣了使者,去往巫山府,想要盡最後的努力,拉攏濟慧與喬康全。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濟慧與喬康全雖然在言語裡,依舊向他保證,哪怕封國之後,他是會尊奉朝廷,聽從朝廷的造命。
但這以後的結果,卻是兩人都委婉的表示,西川殘破窮困,人煙凋敝,實在不是立國佳處。
隨後這二人就發回來信,說漢中郡富庶,人口繁多。
若是能拿下此處的話,不僅兩人實力更強,也能整理出更多賦稅,招募更多強兵,然後為朝廷效力。
因此對於長沙王的提議,他們原則上是同意的,然後請武安侯代為轉達。
嗯,是的,面對陸淵提出的誘惑,濟慧與喬康全毫不猶豫的,就在朝廷與陸淵之間,選擇了最為實際的利益。
人啊,總是會選擇自己所在的位置站隊,而不是所謂的情誼。
感情在利益面前,總是顯得不堪一擊。
此時武安侯,還有朝廷,便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強壓下心頭的無奈,武安侯看著眼前神采飛揚的陸淵,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正事上,然後說道:“既然濟慧聖僧和喬家主同意置換領土,那麼長沙王出征之事,是否也算定下了?”
陸淵聞言,欣然道:“我這條件已成,那麼出征自然沒有問題。”
“好,那此事就這樣定下了。”
白夢陽點點頭,隨後肅容道:“此次出征,乃是奇襲。尤其是轉戰千里,須日夜奔程,輕裝即行,路上不得停留。
所以出征兵馬,宜少不宜多。
正如我先前所說一樣,此次去個三五萬人即可。
而且這幾日來,周人增兵日眾,這才短短五六日,襄陽城中又多出了萬餘兵馬。
甚至根據探哨來報,周人京師之內,已有十萬禁軍,朝著襄陽開來。而且周國之河南郡、南陽郡、關內郡之鎮兵,也開始聚集,準備南下。
此外周國之河西、隴西、朔方三郡,因距離萬里,也不知是否有所動向。
但就算沒有,僅靠此時已經開始集結鎮兵的三郡,再湊出十萬兵馬,也不在話下。
如此二十萬大軍到來,再算上襄陽郡的十萬大軍,周人便有三十萬大軍之眾。
周人國中,也還有三位柱國大將軍,今次也不知是否還會再增援一二人過來。
而以上種種,最多月餘時間,便會盡數抵達襄陽城下。
可我軍這邊,除去長沙王本部之外,全軍上下,朝廷還剩五萬兵馬,南海國四萬,寧海國已不足五萬,加起來不過十四萬人而已。
以十四萬對三十萬,尤其我方這十四萬大軍,並非全數精銳,還有不少民夫摻雜。”
說到這裡,白夢陽轉頭看下了嚴望秋與蘇玄歌兩人,此二人皆是露出了尷尬之色。
沒辦法。
這次出征,陸淵與朝廷,帶來的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哪像他二人,帶來的都是些什麼歪瓜裂棗,一點硬戰都打不了。
心中慚愧之餘,嚴望秋只想早點結束這場大戰,然後回到國中,再不摻合這攤子爛事了。
蘇玄歌卻是暗自下定決心,前次在當陽城收攏的兩萬周國精銳,一定要好好收攏整頓起來。
這混亂的世道,哪怕自己是國主,身份尊貴,沒有一隻敢戰能戰的精兵,都是說話硬氣不起來。
不然看看陸淵,武安侯與他說話,那都是客氣著來,甚至討價還價,能提各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