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便躬身行禮,退了出去。
等周人使者離去之後,楊景也趕了過來:“周人退兵了?”
陸淵點頭:“是,賀拔勝派人來知會,讓我遵守議和盟約,不要追擊他的歸師之軍。”
嗯,對於賀拔勝要求見面的事情,他並沒和楊景說。
畢竟兩人會面,商談的事情,很大可能是針對越國。
這種事情,能跟楊景這位越國的武宣侯說嗎?
因此不清楚此事的楊景,在聽了周人的要求後,道:“歸師勿遏,兵法常理。而且有議和盟約在,我等確實不能擅自挑釁,攻打對方。”
陸淵道:“我自是知曉這個道理的。因此對於對方請求,已經答應。”
“大王思慮深遠,外臣自然是清楚的。”
楊景笑了一聲,然後轉移話題,提起另一事道:“如今周人已經議和,西川郡也已收回,北伐之戰,至此落幕。關於對濟慧聖僧和喬家主的封賞,朝廷應該也很快就有音訊了。
到時要不了兩月,這二位便要在西川建國,正式登基為王了。”
陸淵聞言,心頭一動,問道:“這二位封國何地,朝廷可有計議?”
楊景捋了捋鬍鬚道:“具體詳細,大致是喬家主以巫山府、臨江府、渝中府、劍閣府、南充府五府,建國漢中。
濟慧聖僧以安嶽府、通川府、成都府、盤石府、玄武府五府,建國西川。”
聽到漢中、西川這兩個國名,陸淵心中瞬間瞭然,這是濟慧和喬康全之間,對於如何瓜分西川,有了商議。
喬康全以為國名,又統治著巫山府、臨江府、渝中府,這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和陸淵交換領土,朝廷屬意的人選,就是這位與朝廷更加親切,與那些臨海世家多有聯姻的喬家。
讓喬康全佔據人口較多的漢中南三府,不僅能讓親近朝廷的一方勢力更為雄厚。而且喬家原本就在邊郡,子弟多有從軍的,也算能征善戰了。
尤其佔據漢中郡之地,足可謂朝廷拱為北疆,抵禦周人。
嗯,從另一方面,對方佔據了漢中郡,那麼同樣也可以沿著漢水,順流而下,直擊陸淵的西城、房陵、歸寧三府。
總之,朝廷的這番安排,足可謂苦心積慮了。
而大半好處都給喬康全了,作為補償,所以原本作為郡治的成都府,以及較為富庶的成都周邊四府,則給了濟慧聖僧作為封國。
有一座郡城在手,足可安撫對方了。
不愧是浸淫政治的世家,朝廷端水的功夫,就是厲害。
不過對於這些,陸淵也沒多大意見。
如今漢中郡南三府,人都被他搬走了三分之一,剩下一些加起來,頂多也就剩個十萬戶,五十餘萬人。
這點人口,喬康全建立的漢中國,就算算上西川兩府,估摸著也就八十萬人左右。
以八十萬人,對方想養兵的話,兩三萬就是極限了。
甚至如果考慮到輕薄徭役、休養生息的話,這點戶口,養一萬人才是合理的。
所以不管對方怎麼休養生息,或者窮兵黷武,除了喬康全這位先天宗師外,這個新生的漢中國對陸淵來說,基本毫無威脅。
朝廷再怎麼算計,再怎麼經營謀劃,面對巨大的實力鴻溝,依舊沒多大用處。
因此對於楊景透露的這個口風,陸淵只是笑笑,送上祝賀:“濟慧聖僧和喬家主能夠順利建國,我長沙國再多二位友鄰,真是可喜之事。待這二位國主建國之日,我定前使者前來參禮。”
楊景見陸淵沒反對這個安排,心中也是鬆了口氣,跟著笑道:“那便正好。這二國建國,朝廷方面我便是使者,到時正好與長沙國使者為伴。”
陸淵笑意盈盈:“那到時便要拜託武宣侯,照顧一下彼國使者了。”
楊景道:“好說好說。”
而後,兩人又扯了些有的沒的,楊景達成了目的,也就識趣離去了。
……
到了第二日,經過昨日撤軍,城外的周人已經少了三分之一,剩下一些,頂多三五日,也將陸續撤走。
因此陸淵除了安排人監視周人撤軍之外,便隱匿行蹤,沒驚動任何人,巧然出了城。
黃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