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武安侯第二,鑑於對方一連串的戰績,大夥還是挺相信陸淵實力的。
尤其是陸淵此前,在洞庭郡的時候,就有過奔襲數百里,一舉擊破南三府十萬苗人的戰績。如今又有奔襲數百里,兵圍襄陽城,連斬二先天的輝煌大勝。
有著這些前例在,對於陸淵能否完成此計,成功拿下西川郡,大家是持積極樂觀態度的。
只是雖然如此,但這到底是奔襲數千裡,途中要經過襄陽、漢中、西川三郡,更是要耗時月餘,期間有著太多太多的意外與可能,危險性也是不能忽視的。
因此雖然眾人一致認為,此行非長沙王莫屬。
但這位大王願不願意去做此事,眾人心中都是沒底。
迎著眾人目光,陸淵沉思一下,然後道:“此策確實甚妙,但從襄去漢中,再從漢中去巫山,途中穿山越嶺,過水搭橋,路途怕是有近兩千裡了。
如此長途奔襲,險之又險。
我若行此策,稍有不慎,便是大軍覆滅,甚至戰死沙場的結局。
這風險與代價太大了。”
陸淵看著眾人目光,神色平靜,如實的說出了其中的難處。
聞弦而知雅意。
聽他這番話,有了上一次經歷的白夢陽,立刻知曉他是何意。
於是微微頜首,然後神情一肅道:“長沙王此行確實危險辛苦,這次北伐乃我四國之事,一直獨讓長沙王冒險,是有些不合理。
然則縱觀聯軍,能執行此任者,非長沙王莫屬了。
此行事關北伐勝負,不可不行。
這樣可好,長沙王可提些要求,只要不是太過難辦,那我聯軍四國,必盡力滿足。
如此以這些條件,換長沙王出兵可行?”
旁邊嚴望秋聽聞,也立刻點頭道:“確實,長沙王若有需求可提出來,只要我等能辦到的,絕不推脫。”
蘇玄歌也道:“本王亦是如此。”
而三人一開口,基本也就代表了越、寧海、南海三國的態度。
此時提出要求,只要三人商量好,也就算定局了。
見此,陸淵心中總算滿意,於是道:“讓本王領兵奔襲,也並非不可。但有一點,這次奔襲之後,若能收復西川郡,那本王要渝中、臨江、巫山三府。
將這三府割讓於我,那此次奔襲,本王便去了。”
他看著白夢陽,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之所以想要渝中、臨江、巫山三府,主要還是這幾府的位置,太過關鍵重要。
西川郡就位在洞庭郡之西,若是讓朝廷、或者心向朝廷的濟慧聖僧和喬康全掌控了那裡,那麼在長沙國西側,便有了兩位先天宗師的威脅。
若是這二人舉兵向西,朝廷再從如今掌握的襄陽郡之地,以及豫章郡之地,北、東攻來,那麼陸淵頃刻間,便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因此對於他來說,如果是能拿下西川郡的東部三府,便可在此就地構築防線,建立一道西部屏障,將來自西川郡的威脅隔絕於外。
尤其是西川郡是一個盆地,四面多山,道路崎區,有著不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隘。
這其中,又由於北部和東部為甚。
就陸淵索要的渝中、臨江、巫山三府,其中臨江府與巫山府內,便有魚復、巫山兩大雄關。而渝中府更是一座山城,山下環江,以山為牆,以江為池,本身就是一座雄鎮。
若是他能佔據這三府,那麼只需在渝中府屯駐三萬兵馬,再令一位先天宗師鎮守,那麼縱使西川兩國傾國來攻,對方也別想打下渝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