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隨著陸淵等人被朝廷收買招安,這股壓力,便就從朝廷那邊,轉移向周國了。
只是不知道,周國這次,到底夠不夠硬氣,能不能扛過去了?
……
弘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寧海國的軍隊在城外大營休整了一日,然後便與南海國軍隊合流,兩國大軍繼續進發,往江北而去。
十二月初三,兩國二十萬大軍抵達巴陵城。隨後休整兩日,便在越國水師的接應下,渡江北上。
初七,大軍抵達周國荊門府當陽戰場。
聞聽訊息,武安侯白夢陽親率軍中將校,出營門而接。
至此,陸淵總算是見到了這位威名赫赫的武安侯。
“見過長沙王、南海王、寧海王。”
雖然彼此都是先天宗師,甚至武安侯實力還要更強些,但君臣有別。
因此面對陸淵等人之時,但白夢陽依舊行了外臣之禮。
“武安侯。”
陸淵對於這位戰功赫赫的老前輩,也頗為尊敬,受了對方臣子之禮後,立刻就回了一禮。
倒是嚴望秋與蘇玄歌兩人,相較於他的表現,就差了許多。
面對白夢陽的行禮,竟是不敢承受,避了開來。後面又行了平輩之禮,簡直沒半點王者氣度。
比起陸淵來,他二人對於這位武安侯,顯然要畏懼忌憚的多。
旁邊陸淵見此,也不由詫異。
不明白自己這兩位盟友,為何要如此作態,平白丟了自己這邊氣勢。
察覺到盟友目光,蘇玄歌、嚴望秋二人心中,也是苦澀。
他二人倒也想對這位武安侯強硬,可心底裡,卻實在強硬不起來呀。
原因也很簡單,當初建安郡太平道之亂,自爆發以後,便就是這位武安侯親自領兵,一力給鎮壓下去的。
而九川劍派原先作為建安郡的地頭蛇,在當時,自然少不了與這位武安侯打交道。
這接觸之中,蘇玄歌自然就見識到了,這位被人畏稱戰神的武安侯,究竟是多麼的厲害。
那是時至今日,再憶往昔,依舊心有餘季呀。
同樣的道理。
先前的靜海國之亂,禍及嶺南,聲勢浩大。
最後同樣也是這位武安侯親自平定下來,甚至直接就攻滅了靜海國,將此地劃為朝廷之九真郡。
當初鬱林、南海二郡,被靜海國禍害的可不輕。
南海派作為當地的地頭蛇,門中便有不少弟子,喪命於這場動亂之中。
猶記得那時,因為氣不過門下弟子被殺,家鄉被禍害。
嚴望秋甚至都一改往日縮頭烏龜的形象,主動出手,尋到了那位南海國的先天宗師,與對方交手一戰。
不過這結果嘛……
看後來事態發展就清楚了。
嚴望秋並非對手,直接被打的狼狽遁逃,自此再不敢摻合這攤子事。
故而對於靜海國的強大,這位南海王可以說是相當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