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有此成就,豈不快哉!樂哉!
大丈夫,當如是也。
是日,弘道七年六月二十,陸淵於長沙城外祭天,登基為王,長沙國立。
然後冊封百官,以弟子周青為大將軍,總攬軍務。以崔長青為左相、孫思文為右相,兩人共同執掌政務。
其餘武將官員,各自冊封無數。
然後當天,天壇之上,陸淵親自宣佈,率師十萬,北伐周人,以復國內失土天門府。
在臺下列陣的四萬大軍,霎時雲動,北向而去,直奔益陽。
……
數日後,益陽城外。
陸淵率軍才抵此處,益陽城門便已大開。
“大王,三日前,大王登基立國,率師北伐的訊息傳來後。
益陽城中的周人守軍,便就棄城而去,向北而逃。
臣率兵追擊,直趨百里,斬賊人兩千餘,俘四千餘,另有千餘賊人潰散鄉野,以且能清理追繳。
但賊首李煙景等人,卻還是率這數百殘兵逃去,臣追之不及,請大王責罰。”
城門口,陸淵派著留守此地的弟子楚維,此時彙報請罪道。
陸淵聽完,也略有吃驚,沒想到李煙景等人,竟然會不戰而逃。
但轉念一想,這也符合常理。
先前他雖帶兵包圍了益陽城,但卻一直沒有發動強攻,只是圍著。
再結合他與朝廷隔河對峙,互相戒備的舉動,自然給周人一種他能爭取的錯覺。
於是便派遣了使者而來,想要勸降陸淵。
而那段時間他也為了借周人的勢,沒少釋放好意,甚至都還允許益陽城內的周人,出城外採柴取水,關係一派融洽的模樣。
在那個時候,李煙景他們被圍著,自然心中不慌,畢竟還有著希望。
可現在隨著陸淵接受朝廷冊封,建立長沙國的訊息傳來,原本的一切希望幻想,自然也跟著破滅了。
尤其是前些天,朝廷十數萬大軍聚來,還打出了上官明與楊景的旗號後,這就更讓李煙景他們驚慌了。
畢竟算上陸淵在城外圍著的大軍,那可就是二十多萬強兵,以及六位先天宗師了。
這不管是普通士兵,還是先天戰力,都已經超過了李煙景他們。
如果他們這些周人宗師還留在城中,那麼等陸淵帥軍趕來,可是真的有可能將他們全都留下的。
而如果能一次性留下,三位周人的先天宗師,陸淵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只要把李煙景這些人留下來,斬於此處。
那周人一下損失了三位先天宗師,頂層戰力直接損失一半,從此再不復威脅。
到那時,陸淵北方的邊境壓力,將直接大為緩解。
再不用時刻擔憂著,周人什麼時候會跨江而來,打到自己國內了。
可惜。
想來李煙景等人也明白此點,所以在確認陸淵已經正式倒向越國後,便直接棄城而逃了。
如今三位先天宗師,離開了益陽這個囚籠,從此天地廣闊,想要抓到他們,難之又難,已近乎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