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陸淵也不想和這夥兒窮鬼死磕,把對方逼到絕路,而是打算放一放。
不然要是滅了這夥苗人,那朝廷那邊要求自己率兵援助岳陽府,豈不就是沒有了拖延的藉口?
岳陽府那邊,近來打的越發激烈了。
原因是北面的周人,趁著朝廷水師一時不備,暗地裡送了一股兵馬過江。
雖然人數不多,只有萬人。
可就算如此,也大為緩解了安鄉縣,周人兵力不足的困境。
如今那邊的周人,經過補充之後,恢復到了三萬兵馬。
而上官陽的朝廷大軍,則銳減到了四萬,死傷超過一半。
若算上頂層的宗師差距,兩邊的實力,已然到了同一水平。
因此上官陽此時,甚至都沒有繼續包圍安鄉縣城了,而是引兵退回了巴陵城,開始舔食傷口,慢慢休養。
反觀周人,則趁此機會,又拿回了周邊幾座縣城,大肆收斂糧草,緩解了自己的缺糧危機。
岳陽府的局勢,就這麼陷入了僵持。
這個時候陸淵帶兵過去,豈不是給朝廷當炮灰,讓自己好不容易訓練出的大軍,白白折損在這個得不到半點好處的戰場上?
所以哪怕上官陽和朝廷那邊,不斷髮文催促。
但他只是推脫,說南三府和武陵府那邊,依舊有苗賊作亂,自己要率兵鎮壓。
而且兩場大戰手下兵馬損失慘重,急需休養補充,無力再行出戰。
就這麼一直拖了下來。
因此武陵府的苗人,不論從哪方面來講,此時都滅不得,也滅不了。
陸淵也在這種情況下,躲在陽山府,一邊訓練著手中的兩萬新募戰兵。一邊整編著在南三府收編而來,規模達到了三萬人的苗兵。
不出意外的話,下次北上的時候,這五萬兵馬,算上週青那邊的三萬戰兵,共計八萬兵馬,就是他的主力了。
這些人練得好不好,關乎著他與朝廷談判的資本,能否順利佔據整個洞庭郡,不容忽視。
……
時間便就這樣,又過去了三個月,到了弘道六年八月十五。
又是一年中秋月。
這一日,深夜無眠,圓月當空。
陸淵罕見的並未宿在軍營之內,而是獨自一人來到了一處寂靜深山。
皎白月光之下,他坐于山巔一塊青石上,雙目微閉,身周赤紅火光閃耀,漸漸化為一片火海,將周圍一切焚化。
辛苦鑽研一年,陸淵畢生的武道修為,終於顯化出了外身。
此時心靈之中,武道真意凝聚,頓時凌駕於火海之中,將原本無序的火海,漸漸匯聚凝結,化為了一朵閃耀著赤紅火光的火焰。
真意外身相融,外迴圈圓滿,先天成也。
“苦修十六載,今日方知天地之妙。”
陸淵福至心靈,長生而起,一手捧著赤紅火焰,周圍赤紅火光相隨,忍不住對著山嶺長嘯一聲。
“我道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