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為了不引人注目,動用的人手也不能多。
所以最後只挑了一千苗人俘虜,由陸淵親信看管者,送入了深山之中,開始了祭壇修建。
按這點修築人手,這個祭壇等修建完,估計也要兩年之後了。
短時間內,指望這個修煉太平道書,還是想多了。
因此陸淵除了開始幾天,投入了些精力去關注外,之後便沒多收回了興致,重新把自己精力投入軍中了。
如今隨著孫思文等三府官員,陸續到任,地方上的官府重新組建了起來。基層的吏員衙役,也慢慢招募補齊,維持起了地方的基本秩序。
同時隨著陸淵這兩個多月的清理鎮壓,大量盤踞於地方上,公然和官府作對的苗人叛逆村寨,也陸續被一一拔除。
除了一些躲在山中的苗人,實在難以清剿之外,三府之地,已經沒有成規模的苗人叛軍了。
剩下那些躲在山裡面的苗人,人數也往往只有十幾、幾十,這點人數,已經完全構不成多少威脅。
因此在協助地方,建立起了府縣兵民團後,這些山內苗賊的清剿,後續就慢慢移交給了地方官府。
而陸淵的主要精力,則是放在了整頓大軍上面。
隨著地方漸穩,來自廬陽府和衡陽府的五萬民夫,也早就被陸淵放歸回去,讓他們參與春耕了。
麾下的三萬戰兵,其中一萬老兵,也早在上兩月,南三府局勢稍穩之後,就派遣北上,歸建到了周青麾下,協助他圍剿武陵府的苗人。
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是極有用的。
因為就在上兩個月,南三府被平定的訊息,傳到武陵府後。頓時對五毒教叛軍,引起了極大的心理震撼。
其中藍照雲得知自己被耍了後,心中羞惱之餘,也對自己未來前景,大感憂懼。
所以為了死中求活,這位藍教主在確認陸淵精銳確實不在武陵府後,當即領著大兵,從遷陵縣傾巢而出,向著周青大軍大舉進攻。
配合著辰溪縣的守軍,數次大戰下來,打的周青連連吃癟。
他手底下那些從衡陽府徵調來的民夫,根本就不堪大用,對苗人畏懼如虎,常常被一觸即潰。
若非周青手裡,還有三萬新招募的戰兵撐著,只怕真的就要一敗塗地了。
但就算這樣,隨著民夫被苗人殺散殺潰數萬,手下兵力大減之後。
依舊逼得他不得不結寨自守,領著殘存的四萬多兵馬,縮在營中,不敢再與苗人正面交戰。
可就算這樣,面對苗人的瘋狂進攻,周青依舊有些不支之感。
畢竟他手下的戰兵,說是戰兵,可實際上,也是練了三四個月的新兵罷了。
除了個名頭,還真不一定比苗人更強。
而那些殘存的民夫,那就更不堪了。
雖然苗人數次大戰下來,損失也並不小,只剩下了六萬多兵馬。
但周青這邊,也只是有個營寨依託,連個城池都沒有,說是防守,但優勢其實也不大。
這種情勢之下,守起來真的極其艱難。
他當時都做好了引兵敗退,撤回邵陽府堅守的打算了。
好在這個時候,陸淵派回來的一萬精銳老兵,起到了拯救局勢的效果。
陸淵那一萬精兵,可是成軍數年,歷經大小百餘戰的百戰精銳。
論起戰力,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天下雄軍。
這隻大軍的到來,頓時令周青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