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一月清點戶口,陽山府計有兩萬三千戶、十一萬口。新招撫流民三千戶,約萬人。全府計有男女十二萬人。
九疑府計有一萬七千戶,八萬五千口。新招撫兩千戶,八千人。全府計有男女九萬三千口。
零陵府計有三萬八千戶,十九萬口。新招撫流民五千戶,約兩萬人。全府計有男女二十一萬口。
另三府之內,還有俘獲苗人五萬四千家,約有男女二十七萬口。
其中有一萬三千家,近七萬人為降卒親屬,將軍恩典,給予赦免,如今正在編戶齊民,充實地方人口。
剩下四萬一千家,二十萬口,正在挑選合適的,予以戰兵婚配。
如此,全府越苗戶口相加,大約有十三萬兩千戶,男女七十萬口。”
軍營內,孫思文帶著一堆新統計出來的戶口籍冊,跟陸淵彙報著這一個月來的工作。
“很好,不錯。”
陸淵聽完孫思文匯報的戶籍人口,不由撫掌大喜,接著問道:“孫兄,我記得廬陽府那邊的戶口,年前統計時,已有四萬三千戶,二十二萬口人了吧?”
孫思文之前一直擔任廬陽知府,對於那邊的情況,自然清楚不過,此時就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前兩月,南三府苗人出兵相攻廬陽府。
雖未攻陷任何一座縣城,但不少地方鄉鎮,卻受其荼毒,被殺虐了不少人。
期間又大戰連綿,折損了不少地方民團。
如今廬陽府內,應只剩下二十一萬人了。”
陸淵得到這個確切數字,不由連連點頭,嘴中暗道:“這樣一算的話,南三府有七十萬口人。廬陽府有二十一萬口人。
邵陽府那邊,我記得去歲苗人還未攻打前,報上來的戶籍是五萬一千戶,二十六萬人。
如今邵陽府雖然經歷大戰,地方死傷慘重,但二十萬人,應該還是能剩下的。
如此的話,郡南五府之地,加起來便有一百一十萬人了。
若算上我已收復的武陵府八縣之地,或可再多個十萬人。”
陸淵算到這,不由拍桉而起,在帳中來回踱步。
旁邊孫思文見此,不由微感錯愕,不知這位好友兼主公,在想什麼?
不過雖然心頭疑惑,但倒也沒出言打擾,只是靜靜看著。
於是只見營帳內,陸淵來回走了數圈,臉上神色變化十數次,終於定下身來,回過頭道:“孫兄,我有一事,需交託於你。”
孫思文見自家主公好友這般鄭重,神情也跟著嚴肅起來,點頭道:“將軍且說。”
“我欲建一祭天之壇,規制為此,需……”
當下,陸淵便跟孫思文說起了自己要求,說到後面,簡語言描述還是不夠直白,乾脆拿起紙筆,開始畫了起來。
很快近一個時辰過去,兩人講了許久,一張張草圖,也疊了一堆。
等將所有交代清楚後,陸淵將草圖交由孫思文,然後嚴肅道:“孫兄,此圖干係我日後修行,務必慎重。而且此事不能聲張,你且尋一處合適地點,尋人秘密修建。
時間我也不急,在一二年內修好,便可以了。
此事可能辦到?”
從上面這些話,或許大家已經猜出來了。
沒錯,陸淵讓孫思文修建的祭壇,正是太平道書中,記載的用來祭祀天柱,叩開天門的祭壇。
如今陸淵一統郡南五府,治下生民,已達百萬。
此等數量,已經滿足了祭祀天柱的最低要求,可對上古華光帝所留的天柱人祀。開一場百萬規模的小祀,接引仙靈之氣入體,進行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