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迫,現在不趁早搭建好框架,等到了那時,別連文武百官都找不齊。
所以現在提前做好準備,先讓孫思文監管南三府政務,搭起一個統一行政的架子。
等架子搭好了,再把廬陽府和邵陽府,也一併歸置於其中。
屆時,磨合一段時間,把洞庭郡南五府融為一體,陸淵也就可以把軍事體系併入其中,真正的化地方為國了。
這一整套步驟,都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慢慢推行下來的。
如今,就是計劃第一步。
而這第一步計劃,最關鍵的,就是自己這位好友的幫助了。
不然對方要是不同意的話,陸淵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裡,找出一個能替代對方的角色來。
那麼孫思文的意見如何呢?
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孫知府對於朝廷這種種妥協舉動,自然是失望無比,倍感憤滿的。
可憤滿之後,意識到一切已經無法改變後,那就是迷茫了。
因為他不知道,等越國把洞庭郡割讓出去後,自己該何去何從?
畢竟自己是朝廷官員,人家開國封疆,可不一定會認下自己。
但等聽到陸淵,準備在洞庭郡開國,然後還準備讓自己出任新朝宰相之後。
不得不說。
我們的孫知府,心忍不住砰砰砰的動了。
別笑他不爭氣,換作是你一國宰輔的位置,擺在眼前,你能不心動?
就更別說,此國的開國之主,還是自己的至交好友了。
所以面對好友的邀請,孫思文只是在心中掙扎了幾秒鐘,然後就鄭重的下拜,行禮道:“孫思文見過主公,今後願為主公奔走,效力犬馬,在所不辭。”
嗯,此時此刻,孫思文沒有在擺朋友的架子,而是直接對陸淵行了主從之禮,確定了名分。
畢竟以後,一個是君,一個是臣。
有著這份關係在,哪怕君主對你再是親近,但該有的名分,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荒廢的。
作為正統儒生出身的孫思文,對此尤為看重。
“哈哈哈!”
陸淵看到孫思文的表態,頓時大笑出來。這位好友願意輔左自己,無疑解了他心中一大難題。
此時便連忙扶起對方,開心說道:“能有孫兄相助,新國政務,我無憂也。”
孫思文也高興的說道:“能輔左明主,施展才學,也是臣之幸事。”
自從定下君臣名義的那一刻,孫思文便再不把自己當做陸淵好友。此時兩人談話,也開始以君臣相分,恪守禮數。
陸淵察覺到這一點,心下不由嘆息。
但也知道這是對的,而且多半勸說不了好友,因此只能心中無奈,暗自神傷。
不過好在,現如今的開國前期準備,總算是有那個雛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