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嚴望秋之所以答應朝廷條件,莫不成是想趁著自己這把老骨頭還能動得了的時候,幫朝廷打退周人,平息叛亂。
為宗門後輩,掙下半郡基業。
畢竟江湖上混不下去,能開國立基,也算條不錯的退路了。
既有一片穩固的地盤,又有朝廷幫著背書。
起碼不至於他一身死,宗門就被以往得罪的仇敵殺上門來,直接被滅門。”
陸淵心中這般猜測著,臉上看著上官廣白,卻是露出了笑容:“若真能如此,那等朝廷餉銀和嚴宗師到來,那我便發兵五萬,進擊武陵府。”
上官廣白聞言大喜,連忙道:“陸大哥放心,一百萬銀子的軍餉,還有嚴宗師一行,下月時候,便會抵達。到時還望大哥能立刻發兵,如今朝廷真的等不起了。”
現如今朝廷內外,是真的沒多少兵馬,可以調動了。
整個大越,九真郡那邊有五萬兵馬,但這五萬人要鎮壓整個嶺南三郡,根本動彈不得。
京師金陵,同樣也有五萬京營,但這部人馬,同樣也要鎮壓臨海、豫章、建安三郡,而且帝都所在,也許有人馬看守,也調動不得。
北邊廣陵郡,倒有二十萬邊軍。
可那二十萬大軍,需要防備著對面同樣數量,甚至還要更多的梁兵。
這部分人調動了,梁兵便能直驅廣陵,直接隔河威脅金陵城。這比洞庭郡丟失,影響還要更加惡劣。
所以廣陵郡的邊軍,依舊動彈不得。
這也是朝廷為什麼派人出使梁國,想要與此國媾和的原因所在了。
不和梁國達成和議,讓對方從邊境撤兵,那麼朝廷在廣陵郡方面,就始終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不得不一直在此屯駐重兵。
而如果兩國和解,那朝廷少說,也能從廣陵郡再抽調出十萬大軍來。
甚至如果和談更順利一些,甚至能說動梁國一起出兵,共同對付周國。
若真能如此的話,那如今大越所面臨的滅國之危,也將瞬間迎刃而解。
“只希望那些梁人,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我越國滅了,周人來奪了南土,便能從西、南兩個方向,夾擊梁國。
到時梁國兩面受敵,覆亡之期,也不遠矣。
可眼下,縱觀全國,也就只有陸淵這邊的幾萬兵馬,能拿來支應一二了。”上官廣白心中這麼想著。
朝廷兵馬捉襟見肘至此,也只能如此屈辱了。
而這時,陸淵也保證道:“放心,只要我的兩個條件能實現,出兵不過等閒事而已。”
“那便這麼說定了。”上官廣白最後確認。
“說定了。”陸淵鄭重點頭。
談妥了此事,三人間的氣氛,頓時好了許多。
陸淵再面對上官海月,臉上也多了以前的笑容。
上官海月也重新打起笑顏,如過往那般繼續親近他。
只是軍情緊急,在確認了陸淵出兵的條件之後,上官兄妹只是在這裡留著吃了頓飯,然後便匆匆離去,返回向自家父親覆命了。
不管是一百萬兩銀子,還是嚴望秋這位先天宗師,想要調動批覆,他二人說了不算,得有他們父親作出決定才行。
而今局勢艱難,能早一日辦妥這些條件,讓陸淵早一日出兵,對上官明來說,都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