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過個兩年,七星門在這些人的心裡,也就真的只成了個回憶,被遺忘到腦海深處了。
於是陸淵對那些俘虜進行整編,從中挑選了千人合格的兵員,然後剩下的四千不合適的,就通通放歸地方。
孫思文這段時間,找陸淵說過好幾次了。
說臨武縣那邊,地方上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男女,不僅無法恢復地方生產,有時候連散落在地方上的盜匪亂兵,都無法抵禦。
現在已經有不少村莊,被那些匪兵攻破劫掠了。
如今臨武縣的治安,只能靠郡府這邊抽調的五百府兵和當地的縣兵維持,極大的消耗了府城這邊的資源和精力。
臨武縣建立地方民團自守的需求,已經刻不容緩了。
這次放回去四千臨武縣俘虜,應能極大的緩解當地治安問題。
整編了臨武縣的俘虜,陸淵招募的新兵就達到了五千之數,勉強達到預期目標的三分之一了。
但剩下的一萬人,僅靠洞庭郡,是無法提供的了。
想要招滿編制,還得從外面想辦法,去其它郡招兵。
陸淵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選擇,自然是他半個故鄉豫章郡了。
首先豫章郡離廬陽府這邊近,去那邊招兵速度快,花個月餘時間,便能搞定。
其次豫章郡並沒有受這些年戰事太多影響,地方上一直都很安定,人口保持較好。
不僅沒有損失,甚至還因為戰亂,從外郡吸收了不少流民人口。
從這裡招兵,很輕鬆就能募集足夠兵馬。
所以沒得說了,陸淵派出官員使者,讓他們持著自己的行文名帖,去往豫章郡各地府縣,讓當地官員協助招募兵馬。
有著朝廷平叛大義在,再加上陸淵平西將軍、廬陽侯的身份,豫章各郡的官府,基本不可能拒絕這個請求。
畢竟洞庭郡的苗人叛賊,如果不鎮壓下去。那麼陸淵倒了,下一個要直面苗賊兵鋒的,可就是豫章郡這邊了。
不談利益關係,這最基本的要害關係,那些官員也是有點數的。
不會在這方面多做為難。
……
正當陸淵這邊在練兵的時候,和他辭別的天使楚維,卻並沒有直接返回朝廷。
而是出了廬陽府後,繼續往北,來到了長沙府。然後在此府最西邊的瀏陽縣,會見了此次徵苗大軍的主帥,武成侯上官明。
煙塵滾滾,旗幟蔽天。
綿延無盡的大軍,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一條長龍,氣勢不可阻擋的奔向了長沙府。
楚維騎著一匹紅馬,通報了身份之後,很快就見到了大軍主帥上官明。
“見過世叔。”
見面之後,這位楚天使,對著上官明就行了一禮,以叔侄相稱。
臨海郡六姓七族,彼此世代通婚。各家各戶之間,都有那麼些親緣關係。
就比如楚維,他的姑奶奶嫁給了長洲沉氏,然後姑奶奶生的一個女兒,又從長洲沉氏嫁到了金壇上官氏,其中嫁的物件,就是上官明的同輩兄弟。
而像此類的關係,各個世家門閥中,不知凡幾。
就連他楚家,也有不少上官家的女兒,亦或者其他和上官家有血緣關係的女子嫁入。
這樣世代通婚下來,六姓七族之間,彼此基本都有血緣關係了。
因此楚維和上官明,互稱叔侄還真沒關係,兩人還真的是親戚。
“世侄不用多禮。”
上官明長相儒雅,很符合世家門閥子弟的氣質,他上下打量了楚維,然後笑呵呵的感嘆道:“上次見師侄,還是十年前吧。
當初還是個銳氣少年,一晃卻已經成為穩重男兒,楚家又多了一位有為後輩呀。”
“世叔誇讚了。”楚維有些受寵若驚,連連謙讓:“比起各家後輩,維只是庸碌之人,哪稱得上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