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出身金陵盧氏,家族乃是京師顯貴,世代傳承寧國公之位,在整個大越國,都是數一數二的頂尖權貴。
盧方海便是此代的寧國公,也正是有此顯赫之爵,盧家與國同休,所以他才能坐上這郡守之位。
不然換做其他人,先不說出身夠不夠顯赫,單就是忠心問題,就不得不讓朝廷擔憂。
原本對於自己如今這個位置,盧方海是感到很滿意了。
畢竟郡守雖然只是地方之職,但也位列二品,與朝中那各部尚書也不差分毫。洞庭郡治巴陵城,雖然繁華不及金陵城,但那也是天下名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更難得的是,在洞庭郡這邊,盧方海就是官最大的,沒人能管著他。
不像在京城那邊,雖然自己也是頂級豪閥,但同級的還有許多國公,上面還有那幾家王爺,頂頭上還有皇上管著,半點都不自在。
所以對於來洞庭街履職,盧方海是頗為開心的。
但自從幾年前開始,這種開心就越來越少了。
大越各地的叛亂戰爭,使得這個王朝,漸漸有了些許末代景象。
而作為與國同休的寧國公,盧方海對於這一幕,自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可惜他雖然也不算是紈絝子弟,多少有幾分學問,但對於如今天下傾覆的局面,也依舊做不了什麼。
最終只能勉力維持著洞庭郡的穩定,幫朝廷守住這最後幾片寧土,也算不負自己這寧國公之名了。
可就在十幾日前。
盧方海這最後的守護,也徹底成功。
郡內的擎天之柱武陽侯,竟然被偽蜀之主李雄,還有郡內的那些五毒賊眾,給刺殺身亡了。
而李軌一死,沒了這位先天宗師鎮壓地方,五毒教瞬間就發動了叛亂。就連偽蜀也開始再興兵戈,入寇巫山府。
一時間,洞庭郡地方,就如改天換日一般,竟然冒出了數十萬賊寇。
這突然惡化的局勢,頓時打了這位郡守大人一個當頭棒。
“國公,衡陽府急報,地方苗人叛亂,聚眾數萬,已連陷縣城,如今府城被圍,請求郡府派兵支援。”
“大人,零陵府傳來訊息,三日前苗人聚眾五萬,圍攻府城。城中有苗人細作,以及埋伏好的武林高手作為內應。
裡應外合之下,零陵府城已破,餘下各縣也被判賊大掠,已經全府失陷了。”
“明公,九疑府傳來訊息,該府府城同樣被苗人叛民攻陷。如今府中只有數縣還在堅守,那幾縣縣令發來急報,請求援兵。”
“陽山府傳來急報,郡內有數萬苗人作亂,攻佔縣城。幸得臨近南海郡兵救援,勉強守住了府城。
但如今舉城可用之兵,也不過數千,根本無力退敵,請求郡府派兵平叛。”
“長沙府亦有訊息,府內出現苗人叛亂,賊至十萬之眾,如今已兵圍府城。府城中雖有萬餘兵馬,但同樣退敵無力,需郡府支援。”
“武陵府那邊亦有數萬苗人……”
郡府內,各個僚屬匯總了地方上傳來的資訊,此時向著盧方海彙報。
然而聽了這一陣之後,這位郡守大人再也聽不下去,雙手在桉桌上勐的一拍,怒吼道:“救援救援!平叛平叛!事事都指望著郡府,那些地方官員們,就不會自己動腦筋想想辦法嗎?
我郡府如今就剩下這麼幾千兵,守著郡城都艱難,哪還有兵去救他們?
朝廷不是下了“地方自募民團抗賊詔”嗎?
值此國家危亡之際,地方上那些深受皇恩計程車紳豪強們,正是要報效國家的時候。
給我傳令下去,讓那些地方府縣,自己招募人手平息叛亂。
郡府這邊還要忙著應對蜀賊入侵,哪還有空管他們?”
盧方海很是氣憤的發了脾氣。
他當然知道地方艱難,但郡府這邊就不難了嗎?
蜀賊十萬眾入寇巫山府。
雖然巫山府行政上是屬於西川郡管轄的,但自從西川郡治錦官城淪陷之後,此府就被交由了洞庭郡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