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文對於江湖人這種肆意妄為,公然蔑視王法的舉動,是極其反感和憤怒的。
因為這觸及到了他的利益。
朝廷統治天下,靠的是什麼?
靠的就是各種規矩約束,靠的就是規則下的小民順從。
只有百姓順服,不敢反抗。那他這種有功名,能做官的讀書人,才可高高在上的指手畫腳,欺壓盤剝。
可如今孫書生看到了什麼?
他看到了各種提刀帶劍的江湖武人,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一府之首城內。他們在那裡公然決鬥廝殺,時不時還暴虐民眾,當街強搶民女,打砸商鋪。
甚至有次孫書生和同窗在青樓聚會,這時一個江湖人闖了進來,行為粗魯、言語汙穢不說,竟然上來就搶了他們追捧而不可得的那位花魁,把人掠了去。
而到了次日,那為花魁滿身傷痕的屍體,就赤果果的被扔到了城西門口,引得眾人圍觀。
孫書生也去看了。
見自己昔日女神那絕望悽慘的眼神,被凌虐的不忍直視的屍體,他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而更讓人崩潰的是,面對府城中的各種亂象,作為一府之主的府尹大人,竟然不敢去管。
不管就算了,還傳下令來,讓城中的巡捕衙役,保持克制,不要和那些江湖武人起衝突。
根據孫秀才與人聚會時,得到的留言所說。
府尹大人之所以下此令,乃是半夜與小妾睡覺時,被人送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到了臥室裡。
一府之首,竟然被威脅了。
威脅就算了,他竟然還屈服了,怕了。
堂堂朝廷,竟被一些江湖宵小,欺負到了這個份上。
作為自幼苦讀聖賢書,追求忠君報國的孫思文而言,這簡直是在打碎他的三觀,擊碎他的理念。
而府城在官府不管的情況下,也慢慢變得混亂起來。
到處都是江湖武人打鬥,城內的一些地痞流氓,也趁機到處搶掠。好好一座府城,就這樣被弄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此種情形下,別說開酒會詩會了,就連安穩苦讀,都做不到。
孫思文無奈之下,也只能收起行囊,返回家鄉,回到了楊梅鎮。
“他日我若為官,必要整肅地方,嚴明王法,剷除這些匪寇。若有幸能入得朝堂,更要上書聖上,請求禁絕天下武人,將這些叛逆分子,通通清除,一個不留。”孫思文一臉堅定憤懣的說著。
“孫兄大志,令人欽佩,我敬你一杯。”陸淵聞言,頓時肅然起敬。
說真的,隨著一個個江湖武人的到來,眼看著他們把原本安寧祥和的大餘縣,變成了如今這麼個越國哥譚市的模樣,他心中也是大有不滿的。
不管怎麼說,大餘縣都是陸淵穿越而來,所待的第一個地方,算半個故鄉了。
如今自己故鄉被人弄得烏煙瘴氣,甚至連自己在山裡面的家都回不了,換成誰,誰不生氣。
而且江湖人的爭勇好鬥、蔑視秩序、殘暴好殺,也隨著陸淵這些天的所見所聞,逐漸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印象深刻。
可以說。
對於這種對社會沒有半點益處,只能成為不穩定因素,不斷帶來破壞和混亂,嚴重威脅到了他人生命,尤其是自己生命的社會團體,他是沒有半點好感的。
作為一個長生者,最喜歡的就是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