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道:“這還能有假?你看這山谷西側,一條蜿蜒小道,不偏不折。
縱馬輕馳而下,便可直抵那中間的一座大帳,而那大帳正是蕭嵩的。待至夜間,我等冒黑前行。神不知鬼不覺地衝進蕭嵩帳內,一刀砍了他,再奮力往外突圍。
王爺已和我約好,子時定會領大軍殺來,屆時我們裡應外合,北城軍必然一敗塗地。”
那護軍卻道:“將軍,此番風險太大,在下不建議將軍冒險。”
王清道:“這是何意?”
護軍緊道:“將軍難道不知麼?我等八千塞林,自打與王爺六千合軍之後,兩者頗為不和。時常吵鬧鬥武,在下怕王爺有意要除掉將軍。”
王清怒道:“你這是哪裡聽來的訊息?”
護軍忙道:“將軍,這些都是小的猜測,倘若那趙平未能及時趕到,將軍單刀作戰。縱然外加五百精兵,也難撐得過多久的。”
王清道:“本先鋒自十歲便跟著王爺,自然深知王爺的脾性。你若再在這裡嚼舌根,小心本先鋒治你的罪,快去部署!”
那護軍慌得個退下不語,清點人數兵刃,再復回來稟告。漸漸地天時已慕,軍士們將戰馬上的韁繩綁在樹幹,各去埋伏茂草處窺視。
王清靠於樹邊歇息,心裡盤算著該如何擊殺蕭嵩。他心裡頗為忐忑,熟知那蕭嵩深不可露,還不知能否拿得住他。不過他已年近半百,憑武力自然戰不過自身,便由此放下心來。
哨兵探視軍營,只見炊煙繚繚,他們正在行炊事,不覺肚腹空空。王清便使幾人去山裡採果子,不時野果取來,給每位兵卒發些,供他們暫且填填肚皮。
只是果子不能解餓,亦有兵卒提出,王清雖是罵回,自己卻覺飢腸轆轆。來時匆忙也沒帶甚麼乾糧充飢,於是遣人回營取糧。
軍卒領命,折返乘馬而歸,待至本軍不遠處,見軍中平靜,未有一絲風波,也未見甚麼集兵之象。
心生疑竇,只因去時護軍曾告誡他,定要留意邊陽大軍,看他們有無集結大軍的行舉。若有,便回營取糧。若無,則立馬掉頭回返,及時稟報。
眼下邊陽軍沉寂無聲,那兵卒便欲回頭,挪馬回身。卻見一道寒光襲來,登時脖頸處著痕,倒地身亡。
那寒光自長劍而發,持劍者落地立足,轉身瞧那軍卒一眼,眼角不覺勾起。騎上那匹馬,將屍首放於身前,乘到一陰暗處拋屍荒野,不在話下。
卻說遙山口高坡上,軍士們甚為肚餓。然距子時卻不足一時,王清恨聲罵道:“這取食的卒子如何還不回來?等不及了,時辰已到,隨我下坡殺敵去!”
護軍忙將王琪喊住,急道:“將軍,情況有變,邊陽王必然所說不實。將軍該撤軍回返,若及時趕到大營,必能搶在趙平掌控您的大軍之前。穩住本部人馬,同他一戰才是啊!”
王清忙急聲喝道:“閉嘴!你何來這擾亂軍心的話?信不信本先鋒斬了你!”
護軍忙道:“將軍且先別斬屬下。聽屬下說,方才屬下命回營取糧的軍士好生留意趙平軍中的反響。趙平若欲揮軍殺來,必然早已集結兵士。這都幾時了,竟沒回音?必然生了大變啊。”
王清忿道:“你竟揹著本先鋒擅作主張?來人啦,本先鋒斬了你!”
說罷提劍欲斬,旁周軍士忙跪地求情,皆道:“將軍息怒. ..將軍息怒. ...念在護軍跟隨您多年的份上,便饒過他這一次罷!”
王清道:“軍法怎容私情?本先鋒不能破例而為,讓開!”
又有人求道:“將軍不可啊,大戰未開,便戰副將,恐有不利啊!”
王清聞罷,才自收回長劍,朝那護軍道:“你的這顆腦袋暫且寄存在你頭上,待本將軍立了大功,再來問你要!”
轉身令道:“眾軍聽令,隨本先鋒殺進去!”
眾人大吼,王清當先騎馬下坡。眾人跟於其後,直往中軍大帳衝去,王清見身旁營帳一片漆黑,皆無動靜。看來是早已睡得深沉,由是頗為得意,竟越發奔得快了。
當先闖入帳內,裡頭一片昏暗,王清直奔榻前,一劍刺去,劍尖戳進被褥,不見血水賤出。
立感古怪,便將被子掀開,裡頭空無一物。王清頓覺腦袋一片空白,瞬即之間,他思及趙平的所言所語,一股怒氣衝至肺部。
正惱火不堪,卻聽外頭傳來訊報,王清奪出帳外,那兵卒慌道:“將軍,這附近的幾處帳子皆空無一人!”
王清驚道:“不可能!絕不可能!本將軍一直守在此處,明明還有炊煙升起,帳外士卒習刀,如何竟沒了?”
正驚思不定,突見夜空出現繁點火星,穿過層層慕色,朝王清使來。王清瞪大眼珠,大喊著道:“不好了,中計了!諸軍快撤!快隨我撤. ...”
然漫天箭矢趕來,幾十位軍士立時中箭。箭頭穿過戰甲,火星燃起烈焰,戰甲著起,只見噴天大火燃盡全軀。軍士嘶鳴苦喊,痛吼哭叫。餘下軍士慌亂不止,紛紛提刀擋箭,然箭勢過猛,多半抵擋不住。
一波箭火襲罷,另一波復又攻來,只見一片火光,伴隨著陣陣嘶泣。王清一時傻眼,卻不及多看,護軍忙朝王清喊道:“將軍. ..快走啊!我們中了埋伏,再不撤便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