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東海屠 > 第一六四章 界之茶室

第一六四章 界之茶室 (第2/2頁)

原來千宗易的這幅掛軸,乃是中土高僧圓悟克勤之墨跡。圓悟克勤生於大宋年間,從小修習儒家經典,遠近學子無人能比,一日偶見佛經,拿起來看了又看,雖是初見,卻像是見到了自己原有的東西一般,因道:“恐怕我前生是和尚吧!”竟然就此剃度出家。

克勤出家之後行腳四方,遍尋名師,終於拜在五祖法演‘門’下。一日,有個大官陳某正好辭官要返回四川老家,特地前來參訪五祖法演,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法演說:“有兩句詩,正好與此相似: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這兩句詩裡藏著個典故,說有一位美人名叫小‘豔’,在閨房內知道她的情人檀郎來找她,小‘豔’為了使檀郎知道她在閨房,又不好意思直接與檀郎說,只得藉機叫丫環小‘玉’做這做那,目的是利用呼喚小‘玉’的聲音,讓檀郎知道她在閨房裡。

法演以此典故比喻禪法,意思是說什麼本身並不是禪的目的,只是借說法的聲音,要讓人知道其言外之意——這類比喻亦是佛‘門’慣技!但法演的用意,陳某卻無法理解,反是旁邊的克勤有悟。

陳某走後,克勤問:“師父舉小‘豔’的詩,陳提刑懂了沒有?”

五祖法演說:“他只認得聲。”

克勤又問:“他既然認得聲,因何不能悟道?”

五祖法演見克勤有所觸悟,便大喝道:“何為祖師西來意?莫是庭前柏樹子?”

克勤被法演這麼一喝,頓時大徹大悟,手舞足蹈,走出室外,因寫了一首悟道偈:“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按照正統的說法,克勤此偈是以***比喻悟法,意思是說等到檀郎認得了佳人呼喚丫鬟的聲音之後,就偷偷爬進房內***,在繡著金鴨的錦帷中經過一番被翻紅‘浪’、纏綿繾綣,又於笙歌絃樂聲中扶醉歸去,而這一段***妙事,除了當事人之外,旁人都懵然不知。

這是佛教裡非常有名的典故,東‘門’慶對三教九流的事知之甚多,常在妓院裡拿這個典故與***們打趣,說老和尚們吃飽了沒事做,胯下不免難受,所以天天想著“錦繡幃”、“風流事”,連寫偈語也拿這個來說事,直把‘女’子臍下數寸地,當作參佛悟道菩提根,把一眾***笑得夠嗆。

這時東‘門’慶在千宗易的茶室裡認出了圓悟克勤的墨跡,便隨口道出了這兩句詩來,千宗易哪裡知道其中還藏著東‘門’慶自己的因果?只聽他道破此掛軸的來歷,心中歡喜,以為遇到了個有慧根、懂佛法的人,便掀起簾幕走了出來。

東‘門’慶看時,見他果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看他的眼睛,卻有一種看破世情的深湛,不似這個年齡的青年所應有,心道:“此人必是這間茶室的主人千宗易了。”他在外常標榜自己是儒生,這時卻雙手合十,與之問訊。

今井宗久嘲‘弄’道:“東‘門’公子不總說自己是聖‘門’弟子麼?”

東‘門’慶笑道:“紅蓮綠葉,本是一家!三教歸一,何分彼此!”

千宗易哦了一聲,道:“若如此,倒要請教了!”便生火煮茶,邀二客入座論道。

東‘門’慶的母親信佛,從小聽《金剛經》、《法華經》也聽得熟了,《心經》更是倒背如流,加上他有幾位明師教導,雖然並未特意深究佛法,但將從林希元、李彥直、李白齋那裡聽到的道理搬幾套出來應付應付,也足以震懾年紀與他相仿的宗易、宗久了。

一番宏論下來,今井宗久與千宗易均讚歎不已,均想:“中土人物,果然不同凡響!”

自此將東‘門’慶這個‘淫’賊視為同道中人,在日本禪林廣為傳播,以致沒多久東‘門’慶就有“西來通人”之美譽。幸好此事中土真正的理學大師、佛‘門’高僧多不知曉,否則的話不知得氣死,還是得笑死。

——————

本來今日想兩更的,但今天不知為何,‘胸’口氣息不順,抑鬱‘欲’死,不像身體之病,倒似心理有疾,工作的事沒幹好,字也是等到深夜才打起‘精’神碼。不過碼完之後就好多了,只是兩更已不可能。

十年盤點那邊,聽編輯說第一輪是兩週而不是一週,所以應該是等到這個週末第一輪才截止。現在要保住前十也有些勉強,與後面幾位差距拉不開,危險得很,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援《邊戎》,直到這一輪投票結束。謝謝,謝謝。

最新小說: 鹿可安知 穿越到魔禁後遇到個穿越者 全職盜賊 遊戲大明 妖族軍師 美中不足 男兒無淚之養癰遺患 全球廢土:我合成出了頂級避難所 八零小肥妻:悶騷老公拿命寵 去世後,在侯府當戲精的日子 在炙熱廢土開冰雪樂園 快穿惡毒女配又崩劇情了 朝暮歲歲鈴 末世,我靠機關術成為廢土女王 穿書八零:他們都對我情有獨鐘 覬覦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錯拿神尊白月光劇本 絕世神醫:鬼帝的腹黑狂妃 [HP]食死徒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