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書信上面說,他和張繡已經探查到了曹操的那支神秘部隊。
總共有三萬人,為首的大將是夏侯淵、樂進。
並且,他們已經度過襄陽北岸的防線,現在就在襄陽城外。
“這也就是說,蔡氏跟曹操,確有勾結。”
看完書信,劉協沉思道:“現在張允已死的訊息,肯定會傳到襄陽去,到時候蔡瑁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帶著家眷離開荊州,這樣至少能保命,二是藉助曹操的力量負隅頑抗。”
現在劉協和曹操雖然沒有撕破臉皮,但若真的觸及到利益的時候,恐怕當初宛城的事情就會上演。
上回是劉協暗中狙擊曹操,而這回,恐怕得輪到曹操動手了吧。
接下來,劉協直接找到了劉表,將徐晃寫來的書信,遞到了他的面前。
劉表眉頭一皺,說道:“如果蔡瑁為求自保,而將荊州獻給曹操,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荊州現在的力量,根本沒法與曹操的精銳對抗。
再者,劉協還未與曹操真的撕破臉皮,只能在暗中相助,而不能在明面上對決。
“陛下,有何打算?”
劉表問道。
“現在夏侯淵、樂進,還未進入襄陽城,看來蔡瑁還在猶豫未決。”
“我們應該迅速行軍,爭取在五日之內,趕到襄陽城。”
“另外,我還需要你的一封書信,讓徐晃、張繡的軍隊,順利到達襄陽城。”
“如果真的動起手來,我們還有一戰之力。”
劉協凝神說道,如果是以武力的方式攻取襄陽,那麼劉表手下的三萬人,根本不夠看。
第一,他們是水軍,不善於攻打襄陽城。
第二,他們曾經是蔡瑁治下的軍隊,現在雖然以劉表為尊,但若劉表出現敗亡的跡象,他們肯定會騷亂。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徐晃、張繡的三萬軍隊,才是此戰真正的主力。
“行,我立刻簽寫文書。”
劉表頷首,立刻照辦。
如果說之前,劉表和劉協各有盤算的話,現在兩人真的屬於同一陣營了。
誰都不想讓曹操染指荊州。
而劉協也寫信一封,讓徐晃、張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將軍隊帶到襄陽外面去。
但前提是不能讓夏侯淵、樂進發現。
這次來荊州,除了拉攏劉表之外,還有一重目的,就是關門打狗,讓曹操的軍隊,在荊州有來無回。
上次宛城一戰,曹操雖然損失了三萬人,但並未動其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