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陳益七人離開了陽城。
沒有大場面,只有一輛商務車,開車的是秦飛。
這次是調研,不是督察,但睢城警方肯定明白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若是調研組碰到了什麼嚴重錯誤,作為組長的陳益是很有可能就地將調研變成督察的。
先不說陳益職位擺在那裡,就算無法處理,一個電話即可搞定。
省廳是聽睢城的還是陳益的?顯而易見。
因此,睢城警方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在得到省廳訊息之後,市局立即在全城展開治安巡邏,加大對違法犯罪的防控工作,儘可能給調研組留下好的印象,省得陳益返回省廳後給出負面評價。
陳益經歷了焦城案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昨天才會詢問魏劍風是否已經告知各城市調研。
既然已經告知,很多事情就失去意義,不必再浪費時間。
三個小時後車輛下了高速,已經到睢城地界了。
和想象中一樣,睢城確實地廣人稀,視野很開闊,少有建築物的遮擋。
房價低消費低,要是養老可能是個不錯的地方。
不過畢竟是一個三線城市,“適合養老”帶有貶義,說明經濟發展遲緩甚至倒退,生活節奏非常的慢。
陳益正在看鄭從亮的資料,倒不是準備調查,只是提前認識瞭解一下而已。
鄭從亮,睢城市局刑偵支隊隊長,二級警督,已經快五十歲了,接近離崗的年齡,一般支隊長都是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
從民警做到刑警做到支隊長,鄭從亮的履歷還算不錯,但四十歲做到這個位子,更多的是熬資歷熬上來的。
能力的話,也還可以。
說的難聽點,矮個子裡,尋找相對較高的人。
“陳隊,這個鄭從亮比你大二十歲啊。”說話的是傅國勇。
現在領導隊伍全面年輕化,快五十歲的支隊長基本告別升職,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是從省廳的角度看,從普通人角度,一個城市的支隊長……很大的官了。
陳益:“從警二十餘年,參與以及帶領團隊破獲各類刑事案件一千六百起,曾經為五十個家庭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曾經跨越七個城市破獲詐騙團伙五個,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四次,三等功六次,個人嘉獎九次。”
“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刑警了,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懂我什麼意思嗎?”
睢城破案率低沒錯,但不能否認鄭從亮的貢獻。
他不想破案嗎?他不想抓到嫌疑人嗎?他不想還受害者公道嗎?
他也想,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幾人:“是,陳隊。”
鄭從亮沒有特別出彩的點,但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警察,都是他這樣的人,兢兢業業,鍥而不捨,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為打擊違法犯罪不懈奮鬥。
大案要案發生的機率很小,複雜的案子沒有那麼多,每個城市都需要鄭從亮,這樣的警察越多越好。
車輛駛進市區,車速很快,睢城根本不堵車,和擁堵的陽城相比,這裡簡直是天堂。
前方快到市局,已經能看到不少人在等待,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鄭從亮的身影在人群中出現,前面站著的是市局領導。
車輛停在了門口,眾人下車。
“陳隊長,歡迎歡迎啊。”
兩名中年男子上前握手,一位是分管刑偵的副局一位是正局。
省廳調研組來到睢城,正局當然要露個面,至於後續的事情他就不會管了,調研組這次針對的是刑偵,會有人負責跟進。
寒暄片刻,眾人進了市局,已至中午,本來已經安排好了飯局,陳益提出想嚐嚐局裡的飯菜,於是大家便吃食堂了。
飯後便是會議,陳益坐在首座,下面是副局長王勝榮和支隊長鄭從亮等人。
調研工作的目的之一是實事求是,落實欺上瞞下虛報成績的行為,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送到陳益手裡。
老檔案,做不了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