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篇日記是葛水雲的遺書,她沒標註遺書,但內容就是遺書。
她最終還是決定離開這個世界,哪怕自殺動機並不充分。
充不充分看自殺者自己,自殺者認為世界毫無留戀,就會毅然決然的擁抱死亡。
看完最後一個字,柴子義深呼了一口氣,說道:“這不是為女兒報仇,這是濫殺無辜啊。”
日記中並沒有提到舞蹈老師張文陽,但提到了醫生項樹和菸草局喬瑞。
對於項樹,葛水雲給出的評價是【好醫生】,對方已經提醒了複診,沒去是自己的原因和醫生無關。
她沒有怪醫生。
她也沒有怪父親。
而喬瑞,更是和葛水雲的生活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偶然的邂逅,讓兩位中學校友來了一次擦肩而過。
甚至,喬瑞都不一定認識葛水雲這個人。
項樹被殺勉強還能說得過去,但葛廣盛能把喬瑞也列入死亡名單,真的是瘋了,喪心病狂到極致。
“愧疚。”陳益合上了筆記本。
愧疚?
柴子義和韓丘相互對視。
陳益道:“我想,是葛廣盛自己的原因導致女兒沒有去複診,可惜千萬分之一的機率發生在了葛水雲身上,她真的得了很嚴重的疾病。
出於扭曲的愧疚,葛廣盛必須把責任全部推到別人身上,以換取心安。
他透過殺人的方式,強迫自己相信造成女兒自殺死亡的人是項樹他們,而非自己。
你說的沒錯,濫殺無辜啊,他不是在報仇,他是為了自己。”
韓丘深深皺起眉頭,很難想象還有這樣的人:“只因為女兒見到了中學的暗戀物件,就把人殺了?這是什麼腦回路?”
陳益拿起了桌上的筆記本,柴子義回答道:“應該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我想……葛廣盛和喬瑞可能見過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需要去問葛廣盛本人。”
韓丘點頭:“這才更為合理。”
柴子義:“連喬瑞都殺了,卻沒有殺自己的前妻也就是葛水雲的媽媽,看來還是不忍心啊,那畢竟是女兒的生母。”
韓丘:“我也在想這件事,怎麼看,葛水雲的母親都應該先於喬瑞被殺,正如柴支所說……不忍心吧,殺一個熟人相比殺一個陌生人,要承受更多心理壓力。”
此時陳益把筆記本豎了過來,視線放在書口的位置,能看到前面有三分之一的頁碼泛舊已經使用,那是剛剛看過的日記,而後面有幾頁紙好像……也使用過。
剛才真沒怎麼注意,人在瀏覽筆記本的時候,潛意識會從前往後翻,很少會想到後面的幾頁也有內容。
發現這一點,陳益把筆記本倒扣,翻開了最後一頁。
標題:《拂曉時刻》。
內容:夜色與黎明交織,城市被一層薄薄的迷霧輕輕籠罩,連時間彷彿都在朦朧中迷失方向。
此時此刻,一起震驚全城的離奇案件悄然發生,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
這是葛水雲寫的,好像是懸疑刑偵題材。
柴子義和韓丘也看到了,再次湊了過來。
很短,也就幾千字吧,架構粗糙情節也有前後矛盾的地方,應該是葛水雲在閒著無聊的時候動筆流瀉的文字,沒有結局。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內容和項樹三人的死亡過程基本一致,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