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他們越來越興奮和激動。
對啊!這樣註定會成為經典的一幕,自己竟然在現場親眼見證了。
這尼瑪絕對運氣爆棚啊!
這要是傳出去了,絕對會讓非常多人都很羨慕!
眾人越來越驚喜。尤其是最後圍過來的一批人,他們最是驚喜。
他們如此之巧的恰恰趕上,真的太幸運了。
可是,他們之前竟然一度質疑,甚至是在嘲笑,這個寫出這首詩,創造了這樣經典一幕的人。
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現場所有人全都覺得十分羞愧。
現場發起者,那個眼鏡男子,向李悠然表示歉意,說自己之前眼光不行,一度有些冒犯,請李悠然原諒。
其餘人也藉機同樣向李悠然表示歉意。
說自己太膚淺了,請李悠然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
李悠然笑笑,示意大家不必如此,他並不在意。
李悠然看得出來,所有人都是在真心實意的表示歉意,他自然接受大家的歉意。
至於那首詩將最後一句寫出之後,現場局勢完全發生改變,也在李悠然的預料之中。
之前系統掉落這首詩,他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同樣感到相當的驚豔。
感覺比看到一首經典好詩,還更感到驚豔。
主要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那一刻,那種突如其來的驚喜與恍然大悟,真的難以用言語去表達。
會讓現場的局勢在突然之間完全逆轉,一點也不奇怪。
李悠然非常欣喜系統之前掉落了這首詩。
這首詩是地球上,清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鄭板橋的作品。
有多個版本流傳。
版本差別主要在最後一句上。
李悠然這裡寫的是,“飛入蘆花皆不見。”
另外還有,“飛入蘆花都不見”、“飛入蘆花總不見”兩個版本。
只有一個字不同。
細細去品味的話,會感覺這三個字的韻味,各自略有些不同。
很有意思。
另外還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將蘆花,寫作是梅花,“飛入梅花皆(總、都)不見”。
李悠然覺得蘆花似乎要更好一些,所以他選擇的是蘆花。
另外,也有這首詩的最初版本,是出自清代乾隆皇帝的說法。
說法和版本略有不同,但這並不影響這首詩,成為非常特殊和神奇的存在。
在地球上,這首詩的知名度很高。
現在,李悠然將它帶到了這個世界。
李悠然相信,它在這個世界的知名度,也同樣會變得很高。
非常讓人期待!
秦月這個時候非常的興奮和激動。
她知道,她就知道,李悠然寫出那樣的前三句,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