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連忙搖頭,“他們從不出大門一步,每隔十天會有幾輛牛車給他們送來糧食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他們也不擾亂寺院,整天就把自己關在東院,如果將軍要去救人,我建議將軍直接從外圍破牆而入。”
雖然老和尚是帶有私心,不希望隋軍毀壞寺院,但他的建議確實也有道理,直接破牆而入是最好的辦法,要用這個辦法宋仁杰必須瞭解竇建德妻兒被關押的具體位置。
“寺院僧人除了住持外,還有誰去過東院?”
老和尚搖搖頭,“除了住持,他們也不會讓別人進去。”
宋仁杰之所以被派來執行這個任務,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穩重,思慮周密,絕不會倉促魯莽行事。
宋仁杰沉思片刻,決定先和寺院住持建立聯絡,得到準確的情報後再行動,而這名老和尚可以先送回去,以免打草驚蛇,但同時要派人監視住他。
想到這,他對幾名得力手下囑咐了幾句。
次日中午,斥候們終於從寺院住持那裡搞到了東院的佈局圖,一塊大石前,宋仁杰指著佈局圖在給幾名旅帥部署任務。
“關押目標的屋子位於正東,用青石重修砌成,估計地面也鋪著青石,直接打地洞進去救人顯然不現實,但可以打地洞到屋子側面,這裡土質很適合挖洞,這就是上天在助我們成功,天一黑就立刻行動。”
眾人齊聲答應,他們很快便制定了一個完善的救人方案。
.........
夜幕再次降臨,二十名黑影悄悄摸到東院高牆外,藉助荒草的掩護,他們開始迅速挖掘地洞,他們必須在次日天亮前挖出這條地道,挖地道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竇建德妻兒,一旦建立了有效保護,那麼以三百精銳騎兵對付三十幾名守衛簡直就易如反掌了。
二十名士兵的密切配合下,挖掘進展非常順利,四更時分,他們挖通了地道,地道出口位於關押石屋的側面,在一堆麥杆之下。
一名士兵觀察了片刻,回來對宋仁杰稟報道:“啟稟校尉,石屋外有六名看守,其餘看守都住在對面一排屋舍內,但石屋窗戶被布簾遮住,看不清裡面的情形,不知道屋內是否有看守?”
宋仁杰沉思片刻,這畢竟是竇建德的妻兒,不是一般的囚犯,應該軟禁的可能性最大,屋裡應該條件不錯,而且不會有看守。
他看了看天色,已經五更時分,不能再拖下去了,他立刻對準備突擊的十幾名手下道:“出手要快,要狠辣,不能有一點猶豫,一旦開始行動,我在外面就同時行動了。”
“請校尉放心,不會有任何問題!”
十八名手下答應一聲,立刻鑽進了地洞,一共有六名看守,那就是三人對付一人。
石屋前,六名看守正懶精無神地靠坐在牆邊打盹,竇建德的妻兒成為渤海會的人質已經快四年了,為了防止竇建德搶人,從兩年前開始,渤海會每三個月將人質轉移一次,同時這也是渤海會的最高機密,直接由會主高烈負責,連高慧也不知道。
一共五十名看守,都是渤海會挑選出來之人,個個忠心耿耿,但再嚴密的措施也會有縫隙,這次情報洩露就是由其中一名看守將藏匿地點給了他的原主人,最後透過陸嗣儉透露給了隋軍。
十八名隋軍士兵已經從地洞裡出來,匍匐在地上,距離他們目標只有七八步遠,就在這時,其中一名看守站起身,似乎準備去小便。
就在他剛起身的瞬間,十八名士兵同時射出了勁弩,沒有任何準備,十八支淬毒弩箭同時射穿了六名看守士兵的頭顱,六名看守士兵一起倒地,連慘叫聲都沒有發出。
十八名士兵同時一躍而起,向石屋撲去,一腳踢開了屋門,衝了進去,與此同時,一支響弩向牆外射去,這時動手的訊號,牆外百名士兵抱著巨木向高牆撞去。
所有事情都發生在兔起鶻落之間,就在隋軍破門而入的同時,躲在高牆上的暗哨發現了異常,立刻大喊大叫起來,刺耳的木鼓聲驟然響起,數十名看守士兵從對面屋子裡衝了出來。
這時,只聽一聲巨響,“轟隆!”塵土飛揚,高牆被撞開一個大洞,只見一隊隋軍騎兵從塵土中出現了,他們吶喊著向對面的看守士兵殺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