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畢竟是闖蕩多年的悍匪,經驗豐富,也狡猾多智,他心中深知張鉉來者不善,唯恐苗海潮行事魯莽,便匆匆趕來阻攔。
“卑職參見主公!”
杜伏威走下大船,苗海潮率眾上前躬身行禮,杜伏威擺了擺手,冷冷道:“不用多禮了,我很慶幸能在這裡看見各位。”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杜伏威也不理睬眾人,對苗海潮道:“跟我上船來說話。”
苗海潮點了點頭,讓眾人先回去,他自己跟隨杜伏威上了大船,杜伏威走到船頭,指著遠處已整裝待發的數百艘小船問道:“你打算率軍前往何處?”
苗海潮已明白主公的來意,他不敢隱瞞,只得實話實說,“卑職考慮張鉉軍隊是從青州過來,應該不擅水戰,所以卑職打算出奇兵襲擊張鉉的船隊,給他一個下馬威。”
杜伏威重重哼了一聲,“出奇兵?恐怕奇兵未出,卻鑽進了隋軍的圈套,張鉉就是出奇兵的祖宗,你還跟他玩這一套?”
苗海潮不敢吭聲,但心中卻不服氣,好一會兒他才道:“主公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杜伏威見他居然敢頂撞自己,也不再多說什麼,便冷冷道:“如果你實在忍不住,那你就出手去試試,看是我說得對,還是你的奇兵有用?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面,假如你失敗,休怪我對你重罰。”
苗海潮畢竟是出了名的悍匪,他血勇之氣上來,也顧不得尊卑,硬著脖子問道:“如果我奇襲成功了呢?”
“如果你奇襲成功,所有戰利品全部給你!”
“我們一言為定!”
“既然你一定要去,那我也不攔你。”
杜伏威丟下一句話,頭也不回地走回了船艙,將苗海潮丟在甲板上。
這也是杜伏威頭大之處,和瓦崗軍一樣,他的發展壯大是建立在不斷兼併其他亂匪隊伍的基礎之上。
比如苗海潮,他本身是鍾離郡一帶最大的水賊,最強盛時有兩萬軍隊,被杜伏威擊敗後,苗海潮帶領一萬五千餘人投降了杜伏威,杜伏威無法剝奪他的軍隊,只能讓他繼續率領本部。
其他大將,如輔公佑、王雄誕、西門君儀、闞陵等人也是一樣,各有自己的部曲,杜伏威的六萬大軍中,真正直屬他的軍隊只有不到兩萬人,被稱為‘上募軍’。
這種兼併方式最大的優勢是在短期內能迅速聚集大量軍隊,杜伏威是大業八年初逃到江淮重整旗鼓,短短四年時間便擴張到六萬人,實際上就是把江淮一帶的亂匪集中兼併。
但這種方式也容易導致各個領兵大將自行其事,軍令難以執行的後果,有利有弊,這次杜伏威趕到化明縣,在某種程度上他也並不想阻止苗海潮襲擊隋軍,而是想利用這種襲擊敲打不太聽話的苗海潮。
淮河江面上,一百餘艘中小型戰船陸續離開水寨,向東駛去,苗海潮手執狼牙棒站在最前面一艘戰船上,迎著江風,他眼中殺機熾烈,杜伏威對自己的輕視讓他心懷憤恨,他要讓杜伏威看一看,到底誰才是淮河之狼?
甲板上,杜伏威負手冷冷望著戰船駛遠,目光變得更加冰冷,如果苗海潮能偷襲成功當然最好,他也能重挫張鉉的氣焰,給張鉉一個下馬威,但苗海潮若失敗,他也可以藉機敲打苗海潮,無論勝還是負,他都沒有半點損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