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和寧芫一樣,抱著兒子的時候,盯著熟睡中的他時而微笑、時而委屈、變幻莫測的小臉,幸福又感慨。他以前也以為生兒育女是人類、甚至動物界的自然規律,理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沒想到輪到自己的時候,如此驚心動魄。妻子、兒子,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白晝都不好意思告訴媽媽,從見到兒子的第一眼起,他就只顧著圍著老婆孩子轉了……
寧芫一看白晝的表情,就知道他忘了說,趕緊接過電話:“媽媽,寶寶已經出生了,非常可愛健康的小男孩。沒有及時告訴您,是因為之前我的身體有點弱,白晝怕您擔心。現在都好了,您可以放心了。恭喜媽媽晉升為奶奶!”白晝媽媽在電話那頭的笑聲,震得他們倆把電話放在了茶几上,相視而笑。
“太好了、太好了!我當奶奶了!我的白晝生了個兒子!白家有後了!我對得起你爸爸了!”
“真是沒看出來,這老太太還一腦子封建思想啊。”和媽媽通完電話的白晝忍不住吐槽他老媽。
“你居然叫媽媽老太太!”這可不是以前對媽媽總是畢恭畢敬無比敬畏的白晝能幹的事兒。
“我都是當爸的人了,我媽還不能不是老太太嗎?”真是孩子就是男人的膽啊,當了爹的白晝說起話來都更加理直氣壯。有了孩子的小家庭,變得更加完整和溫情。
儘管育兒知識裡,都說小嬰兒不能總是抱著睡,但無論是白晝,還是寧芫,都捨不得看著寶寶一自己睡就哼哼唧唧,總是一感覺到他不滿意,就趕緊抱起來。寶寶也很奇怪:只有躺在爸爸或媽媽的胸口,才睡得踏實。寧芫看著寶寶像一隻小貓一樣趴在白晝胸口、白晝緊緊摟著寶寶,父子倆睡得香噴噴的樣子,感覺一股甜甜的、暖暖的、癢癢的溪流在心間流淌,這溪流,就是幸福吧?
寧芫抱著兒子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如獲至寶”–她有了一個如此清晰明確的目標:“以後的每一天,都會用來愛這個寶貝、愛寶貝,會成為我接下來的事業!”她每天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讓小倫更加舒服的吃喝拉撒方法,做起撫觸、臍帶護理等也是非常專業。她時常感慨:媽媽機靈一些、悟性高一些、用心一些,小嬰兒可以少受多少累啊!
幹一行、愛一行,既然當了媽,就要愛上當媽這個職業、而且要成為專業的媽媽!這是寧芫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每天小倫睡著了的時候,她就在網上搜各種育兒帖子,尋找育兒方法和捷徑,讀書筆記都做了厚厚一本。
寶貝滿月的時候,白晝媽媽還是千里迢迢飛到北京來,抱著孫子不撒手。但還是得繼續回去幫白鱘帶孩子,走的時候淚水漣漣:“實在是捨不得我的孫子呀!”不過,媽媽仔細觀察寧芫怎樣帶孩子後,心裡一萬個放心:“比白鱘不知道能幹多少倍!你這老婆,真是找對了,做什麼都有方法,帶孩子多有耐心啊!”媽媽對白晝說。
白晝媽媽想起他們結婚前,白晝把寧芫廣州房子的鑰匙給她,讓她偶爾去幫忙打掃收拾一下,她從來沒去過江麗花園,叫了要好的姐妹同去,姐妹們都被房子的高階驚呆了,直問是不是白晝為了結婚買的,白晝媽媽驕傲地說:“當然不是啦,這是我家芫芫在成為我兒[連城 dsw.xyz]子女朋友前就買好的。我們家芫芫可能幹啦!”
白晝媽媽從第一眼看到寧芫起,就發自內心喜歡這個小姑娘,白晝被駱霞糾纏的那段時間,他的沉淪、痛苦,讓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無能為力。白晝痛苦多久,媽媽就揪心多久。直到看到他去了英國讀書後,開始變得積極自信起來,才略微鬆了口氣。後來他主動提出要追求寧芫時,媽媽高興壞了,一直在鼓勵他、給他打氣、甚至出謀劃策:“兒子啊,男孩子就得臉皮厚,能堅持,不要追追停停的,不要女孩子一拒絕就放棄。你要用行動,證明你的真心!媽媽看得出來,小寧是喜歡你的,但確實是你不對,那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彌補、去加倍愛她。”
當白晝終於說要把寧芫帶回家時,媽媽真是激動得幾個晚上沒睡好,想了各種見面的情景,還讓白晝和白鱘配合著彩排,白鱘很積極響應,白晝卻笑了:“媽,芫芫沒有那麼挑剔,隨和得很,您不用擔心,她一定會嫁給我的!”如此信心滿滿的兒子,讓媽媽終於放心了。她由衷地喜歡芫芫、為兒子眼光好、找到這麼個老婆而欣慰。她知道兒子從小到大,揹負了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承擔了太多的責任,現在找了個獨立、能力強、脾氣好的老婆,他明顯變得開朗、放鬆、更有力量了。
兒子再能幹,也不能只是他一個人幹,他的老婆,一定要旗鼓相當、能帶給兒子幸福、能為白家生個兒子,這一直是白晝媽媽的期望,現在她覺得自己真是如願以償。
媽媽對芫芫的喜歡,讓白晝欣慰。這樣的生活,就是他一直嚮往的,滿足和珍惜,也讓他每天都能量滿滿,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光芒四射,很快,他就接到通知:被公司輪調到上海。
白晝和寧芫都喜歡上海,立刻就商量,要到上海買房子。但白晝忙得腳不點地、寧芫帶著這麼小的寶寶在北京,哪裡有時間精力到上海看房子呢?寧芫給Polly打了電話。和Polly認識時,她們就感覺投緣,在之後寧芫不斷和勝百打交道的過程中,她們倆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Polly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姑娘,時尚、腦子靈、耐心細心,讓她幫忙去物色房子,絕對放心。Polly效率極高,很快就物色了兩個樓盤:一個浦東、一個浦西,把大致情況和地址告訴了寧芫。
白晝正好去上海出差的時候,見縫插針地看了這兩處房子,在電話裡和寧芫描述了一下大致情況。寧芫聽了,對白晝說:“你的公司在浦東,我們還是買這邊的房子吧。”白晝卻說:“浦東這處房子,周邊的生活設施還不完善,你帶著寶寶去周圍逛逛都不方便,我們還是住在生活氣息更濃厚的浦西更適合家庭。反正我幾乎一直在出差,在辦公室的時間也不多,不用考慮我上班的距離。”聽當家的話,買浦西吧。白晝在去虹橋機場的路上,辦好了購房手續,三個月後交房。
一家三口在春寒料峭的時節搬到了上海,暫時住在公司為白晝租的公寓裡。寧芫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寶寶,帶孩子到樓下和鄰居們曬曬太陽、聊聊天。小日子溫馨但寧芫越來越感覺到無聊。來到上海後和朋友、前同事的聚會,別的人都聚在一起談工作、談社會熱點,寧芫感覺自己完全插不上嘴,就在一邊陪小朋友們玩。他們指著寧芫說:“看看她,怎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寧芫知道他們是善意的點評,但開始強烈地感受到不知不覺中,自己可能已經與社會脫節。
白晝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忙碌,只要他回到家,寧芫就會湊上去熱烈地和他聊天,但能說的,只有寶寶今天吃了什麼、拉了幾次、有什麼進步。除了寶寶,似乎再也沒有其它話題好聊。白晝非常貼心,只要在家,會幾乎承擔起所有照顧孩子的任務:給他洗澡、撫觸、陪他玩,他看上去也是那麼快樂滿足,可是,寧芫問自己:他需要的,僅僅是這樣一個在家照顧孩子,別的完全聊不上的老婆嗎?
寧芫問白晝:“我們的第一關係是什麼?”白晝很認真地想了想說:“愛人,彼此深愛、無條件支援的人。”寧芫很感動,卻說:“我希望是朋友,無條件信任、無條件支援、無話不談的朋友,甚至是靈魂伴侶。”白晝從寧芫的眼睛裡,看到了她的擔憂和焦慮。他把寶寶放在小床上,緊緊地抱著她,輕聲說:“是的,我們的第一關係,是最好的朋友、永遠的知己。你想做什麼,就去做,我會盡全力支援你!”
小區裡有兩位自己創業的媽媽,時不時帶著寶寶出來轉,寧芫特別敬佩和羨慕這樣有勇氣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又可以自行安排時間照顧寶寶的媽媽,會問她們很多操作性的問題:在家工作、還是在別的地方工作?如果是分開的,家和工作的地方距離多遠、工作的時候,寶寶放在哪裡?做的是什麼行業?……兩位媽媽也知無不言,大家共同的感慨,就是有了孩子,對工作的想法會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現在無論如何,都是寶寶第一,工作不是心中最重要的,但沒有工作的生活,也是極其乏味的。
交了房之後,寧芫開始忙裝修,每天帶著寶寶進進出出,前後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後,一家子搬進了屬於自己的新家。白晝給了寧芫大大的擁抱,直誇老婆真能幹,可寧芫感覺到自己的狀態越來越不好:眼下正流行一本書,書上有一個理論:你身邊最經常接觸的三個人,對映了你的社會狀態,那三個人是怎樣的人,就說明了你所在的社會圈層。
寧芫想了一下:寶寶、阿姨、小區的一位幾乎天天帶娃出去轉的時候,都會遇到的外婆–我的世界就只有這麼大了,連最親最愛的白晝,都是一直在出差,一週只有週末能見到個一天左右。他的工作狀態越投入、事業進步越大,寧芫越佩服他、越感到自己需要提高。雖然她看起來很耐心、很溫和,賢妻良母的樣子,但內心已經極度焦灼:“我已經厭煩了現在的生活,我想出去工作!”
一直掛在優家名下,享受著產假病假的福利,總不能無情無義,自己去提辭職吧?但公司真的像忘了還有這麼個吃閒飯的人。寧芫想著這樣可不行,打聽了一下:原來她還真是沒有被忘記,Anna已經不知道提了多少次,要她回去上班、公司也很缺人,但Hanson就是不同意。
說來也巧,正當寧芫被想工作的願望折磨的時候,相識多年的獵頭公司總經理Peter給她打電話了:“Aimee,你來了上海,怎麼沒告訴我呢?我現在才知道。趕緊見個面吧!”Aimee想著自己已經脫離職場前後有一年半了,很多情況不瞭解、而且下一步,究竟如何規劃,肯定要和白晝商量的,就讓白晝陪著她一起去見Peter。
三個人在咖啡廳,Peter熱情洋溢地在白晝面前,把Aimee一頓猛誇,彷彿白晝是Aimee的下任新僱主那般賣力。“我可是盯著Aimee整整七年了!從她剛剛進香港優家沒多久,我就發現了這個很特別的人才,一直在想把她挖到別的地方,可她就守著個優家,哪兒都不去。李普頓的陸意竹,就是我介紹到那裡的,他最近跳槽,也是我的成功案例,他這次的package可是很誘人呢!”
&nee,你真的應該要換工作了!你看看你,還不到三十歲,已經是優家僅次於總經理的職位、生了孩子,可以當男人使,無論從哪方面,都在職業生涯的最高峰,正是把自己賣最好價格的時候。現在金融和汽車行業特別缺marketing人才,他們還特別喜歡優家的人,但優家的marketing到你這個級別的才幾個人,數都數得出來,供應很不足,像你這樣已婚已育各方面都合適的,鳳毛麟角。這次,你一定要支援我,讓我把你賣個好價錢吧!”
從咖啡廳出來,寧芫半天沒說話,白晝知道她一定是被觸動了,體貼地摟著她,陪著她慢慢散步。
“大白白,今天Peter說的,都是好聽的話、認可我、鼓勵我,可為什麼,我聽了反倒沒有安全感了呢?我才不到三十歲,就已經到了職業生涯最高峰,那以後還有那麼漫長的人生,我都要走下坡路了嗎?”
------題外話------
第三部:自創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