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瞬間掃過了整個場地,甚至讓周遭的路人都感覺到了一種異樣。
袁又新在沈歲這張【忤逆叛亂】發動的瞬間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他想要從手牌中發動手坑的效果。
然而,事件卡在發動之後,根本就不存在於場上。
袁又新的卡片效果,根本無法指定物件。
這便是事件卡的特點。
一旦發動,除非被新的事件卡頂替或者到了它持續的時間,不然任何的卡片都休想解掉它。
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
【忤逆叛亂】發動之後,卡片就消失了,只剩下雙方場地中央一個簡單的標記。
這是事件卡的標記,上面的數字意味著事件卡持續的時間。
袁又新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了。
畢竟在發動了【蠱惑的演講】之後,沈歲已經清空了手牌,而他墓地中的卡,是無法阻止袁又新發動【迴歸】召回他的隨從的。
但是,現在這算什麼。
好在,和其他卡片不同,因為事件卡類似於一種狀態,所以袁又新是可以檢視它的效果的。
乍一看,袁又新差點以為沈歲是在進行所謂的自殺行為。
畢竟【忤逆叛亂】怎麼看都是一張讓命卡師被自己的隨從背刺的卡。
然後袁又新細細品味,立刻就品嚐出了字裡行間的微妙感。
回合擁有者場上的卡,都是回合擁有者所控制的隨從不假。
但是他所控制的,可不代表他持有的。
無論在哪個卡牌遊戲中,持有者的意思就是這張卡本身的主人。
就好像被袁又新拿走的這張法術卡【迴歸】一樣,它現在的控制者是袁又新,他可以支付費用從手牌中使用這張法術卡。但是它持有者依舊是沈歲,當袁又新使用完後,這張【迴歸】是要進入沈歲的墓地的。
那麼,沈歲場上這四隻隨從的持有者是誰呢?
是我
袁又新心中一怔。
TM的,原來是連鎖套路!
袁又新嘴角抽搐著。
而此時,沈歲已經結束了主要階段。
因為【忤逆叛亂】的效果,他無法進行攻擊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