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也建議劉禪先把雍涼拿下來,以此為根基好好休整一兩年,然後再揮師東進,這樣會比較穩妥。
可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出兵順暢,是因為魏軍太過低估漢軍的實力,並沒有在雍涼一線埋伏重兵。
可現在傻子都知道漢軍要北伐,北伐肯定要兩路出兵,
只怕現在魏軍已經高度戒備,不管走哪路,都會面臨苦戰。
好羨慕曹魏的北方,能養得起這麼多的精兵,
大漢一時半會還是比不過啊。
晚上,魏延設宴給劉禪軍團接風,眾人推杯換盞,都喝的非常歡快。
想到即將到來的大戰,所有人都自信滿滿。
席間,一個孺子起身向劉禪敬酒,劉禪一問才知,這是孫權的次子、給馬謖當徒弟的孫慮。
孫慮今年只有七歲,是個標準的少年孺子,
孫權名義上是讓他給馬謖當徒弟學習兵法,其實也是把他當做質子換取劉備的信任。
劉備登基之後,也封孫慮為都亭侯,並沒有把他遷到成都,而是讓他繼續跟隨馬謖好好學習。
馬謖來了漢中,孫慮自然要緊緊跟隨師父的步伐,也來漢中跟劉禪見面。
劉禪雖然年紀也不大,卻已經頗有氣度,
他非常穩重地向孫慮敬酒,並且表示小孩子不能喝酒,給他換了一杯可樂,孫慮連稱惶恐。
說起來孫慮一路來荊州的時候還真是頗為惶恐,
他也知道東吳現在的形勢,生怕自己在這遭到了虐待。
可師父馬謖對他不錯,天子劉備也沒有把他圈禁起來的意思,
現在掌握重兵的太子也對他這麼好,真讓孫慮感動的眼含熱淚,一仰脖子,把可樂喝了個精光。
“太子賜汝仙飲,汝該說些什麼?”虞翻在一邊陰陽怪氣地道。
孫慮在江東的時候就聽說過虞翻跟父親關係不好,是個只會喝酒鬧事的大惡人,
他緊張之下,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馬謖在一邊鼓勵道:
“沒關係,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孫慮點點頭,天真地道:
“真好喝,還有嗎?”
馬謖:……
劉禪:……
好,不把自己當外人,是好事。
劉禪哭笑不得,隨口尬聊道:
“二公子年幼,又離家許久,可頗思故土?”
孫慮義正言辭地道:
“此地好,不思吳!”
劉禪當場石化,差點以為孫慮在陰陽自己。
不過想來孫慮也沒有掌握史書,不知道這個段子,劉禪也只能咬咬牙當做沒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