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丁丑長老把元力鋪開,將魂魄力量放出,修羅剎沒有一絲一毫的察覺,畢竟他不過一個大武師而已,而這位長老,無論是在修為上,還是在對於自身力量的控制上,都遠不是修羅剎能比擬的。
拿出這個材料之後,修羅剎習慣的做起了準備工作,開始進行雜質的剝除,每一種材料,都有著很多和這個材料本身不合雜質。
所以,煉器師和鍛造師,將還未進行將雜質剝除的材料稱之為原料。
原料若想要成為鍛造器具使用的材料,首先就要經過一次雜質的剝除,這個過程,就是鍛造的準備工作,煉器師和鍛造師的準備工作是有些不一樣的。
不過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方法不太一樣。
鍛造師需要把原料全部打碎,然後再進行熔融,再利用雜質和需要材料的熔融點的不同,將材料和雜質分離出來。
然後再把分離出來的材料聚合,冷卻成固態,再接著進行進一步的雜質剝離,直到無法再從材料中的剝離出一絲一毫的雜質。
煉器師的手法可就不一樣了,而且也不會這麼麻煩,同時,不同階段的煉器師,對於原料的準備工作,也是不一樣。
像修羅剎這樣,還處於打基礎的煉器師,他們只需要用錘鍛的方式,就能將原料中的雜質,一點一點的剝離出來。
很不合常理,對吧。
但對於煉器師來說,這是一門必修課,煉器師的元力,天生就能對物質原料進行煉製。
那為什麼錘鍛對於煉器師是一門必修課呢?
其實對於煉器師來說,他們的元力對於物質的煉製,是天生的,但強度大多參差不齊,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在前期他們的元力,對物質的煉化性和影響力,以及薀養性都不是特別給力。
所以他們必須要反覆地錘鍊,才能提升自身元力對物質的煉化性,影響力以及薀養性。
那既然要提升自身元力對物質的煉化性和影響力以及薀養性,那最可行的方法好像只有一個,那就是用自身的元力,不斷地對物質進行煉化薀養以及影響。
嗯,說著好像沒什麼錯誤,很簡單,對吧。
但這裡面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
什麼問題。
煉器師的元力前期對物質的煉化,影響以及薀養的力度,都太小太小了,必須要藉助外物的輔助才行。
你說說,哪個外物,是對於煉製鍛造有幫助的,好像只有一個鍛造錘吧!然後呢,鍛造錘是和鍛造臺連在一起的,二者缺一不可。
於是煉器師索性,把鍛造臺和鍛造錘鍊製成了合適於他們煉製鍛造打基礎的模樣,這也是為什麼,煉器師的鍛造臺和普通鍛造師的鍛造臺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鏗鏗鏗!
修羅剎每一下的鍛擊,既沉重,又帶有著一絲柔和,每一次的鍛擊,修羅剎都會調整材料的位置,自己鍛擊的力度,以及砸下時所用的力度。
每一次的鍛擊,修羅剎浮在鍛造錘上的元力,都會隨著鍛擊,一點一絲的滲透進原料之中,將原料中雜質,一點一滴的剝除出來。
丁丑長老就站在修羅剎的身後,用魂魄力量感受著修羅剎每一次錘擊的力度,彷彿是在聆聽一道來自天邊旋律。
那種音律,讓他沉迷,讓他不可自拔,讓他覺得,這好似不是屬於人間,而是來自於九天之上。
若是放在之前,這麼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身後,這麼放開自身的氣息,元力,修羅剎一定會察覺到。
但此時他沉寂在鍛造帶給他的歡愉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丁丑長老,正在注意著他鍛造時的每一個動作,似觀賞又似觀察。又或是在,監督。
很快,這個原料中,所有雜質都被修羅剎剔除得一乾二淨。
將材料中所有的雜質都剝除的一乾二淨之後,修羅剎把自己的陽之元力注入到鍛造中,開始對材料進行加熱熔融處理。
待材料都被融成液態之後,修羅剎在其中開始加入了其他的一些材料。
為什麼要加入其它的材料?為什麼不直接用這材料鍛造出器具?
這一點,也是有原因的。
每一種材料,都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前面修羅剎鍛造的熾火晶鐵為例,它的優點,是能夠火屬性修煉者元力進行一定程度增幅。
但他的缺點也在這裡,他不夠堅硬,所以在鍛造煉製的時候,必須要加入一些能強化其成品堅硬的東西。
但這東西可是不能亂加的,屬性是必須要相相容,如果不能達到相容,反而會降低成品的堅硬。
這也是為什麼,鍛造師和煉器師在一般情況下,很少會用純一種物質,鍛造某種武器,或者是器具,除非這個物質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不然是不行的。
當修羅剎將該要加入的物質,都加入到已經熔融的液態物質之後,他再度加強了鍛造臺的火力,讓這些物質能更好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