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已經離開,廳中只剩下一個溫文爾雅的青年,看模樣,馮縣令猜測他是榮王府的署官,對上對方淺淺的笑,他也不敢怠慢,拱了拱手示意。
“馮縣令有何難處?”
馮縣令重重地嘆息了一聲:“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敝人姓黎,蒙大家抬舉,稱一聲‘先生’。”
黎焰也不透露他與榮王府有什麼關係,落在馮縣令的眼中,就顯得更為真實。
“原來是黎先生,失禮失禮。”
“不敢不敢。不知馮縣令有什麼難處,不妨直言一二,或許黎某可以幫上些許。”
馮縣令上下打量了黎焰一通,這個淺淺笑著的溫潤書生,有種讓人捉摸不透的高深感。榮王爺既然讓這個人跟著榮王妃,護送她一路回京,這個人必然是有本事的。對方既然主動表示可以幫忙,馮縣令便將困頓之處娓娓道來。
末了,嘆息了一聲:“黎先生,說句心裡話,我也是讀了十幾年聖賢書的,為官初心,也是想替百姓做事,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黎焰笑著點頭,附和道:“馮縣令所慮,確實實在。不過,此番,卻不必擔心。”
“哦?還請黎先生指點迷津!”
馮縣令一聽有戲,雙眼一亮,恭敬地向黎焰請教。
“不敢不敢。其實,馮縣令該感謝王妃才是。”
“哦?”
“王妃此番回京,王爺憂心王妃的安危,安排了不少護衛保護。”
馮縣令不著痕跡地插了一句:“王爺與王妃伉儷情深。”
黎焰淡淡一笑:“這是當然。馮縣令,你也知道,王爺縱橫沙場這麼多年,從未有過敗績,跟在他身邊的人,那自然也是高手如雲。”
馮縣令聽得迷迷糊糊,似乎是明白了一點,卻又沒有抓住關鍵的資訊,求助似的看向黎焰,希望他再說得明白一些。
黎焰便將山匪損傷過半以及有人跟著山匪去查探他們老巢的位置兩條有用的訊息都告訴了馮縣令,馮縣令大喜過望,向黎焰道謝,又隔空抒發了一番自己對榮王妃的佩服之情,然後立下豪言壯語,必定要清剿山匪,不負朝廷所託之類,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看著馮縣令帶人離開了驛館,黎焰才惋惜地搖了搖頭:“十年寒窗,金榜題名,科舉擇優而選,挑出來的就是這麼些人,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還好,他沒有投身其中。
倒是多虧了林若這丫頭的點醒。
當局者迷,這幾乎是所有人的通病。如今黎焰的想法早已從中跳脫出來,看得愈發明朗,便越是感激林若這樣一個知己。
這也是黎焰在得知林若並非是真的顧漫雪後,仍一直把她當作小妹,當作親人的緣由之一——即便她不是真正的顧漫雪,她為林家所做的一切,毫無可指摘之處。
或許,這就是老天爺讓她替顧漫雪活下來的意義吧。
天意難測,亦不可違,既然如此,不妨坦然處之,泰然順之。
只是,思及唐門和西蜀皇室針對林家這一事,黎焰不禁皺起了眉頭,趨步去找林若,想在林若見到宋桓楚之前弄清楚,林若到底打算怎麼做。
可惜,他還是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