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子府上離開,天色已然沉了下來。太子特地派人,護送章煦回了驛館,以示恭敬和推心置腹。章煦也在驛站門口感念恩德,特地囑託太子府的人向太子轉達。
等到回到自己的房中,確認無人監視,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這一天過得,實在是驚心動魄、險象環生啊!
但他的事兒還沒完。
待小童遞上溫熱的毛巾,伺候他淨手潔面之後,章煦把人打發出去,坐在案几之前,藉著昏黃的油燈,裁了一張巴掌大的紙箋,提筆擇扼要,把太子府中的事寫在上面。等墨跡乾涸之後,不知從何處取了一隻小瓷瓶出來,上下晃動兩下,然後拔出軟塞,小心地抹在那字跡之上,令人詫異的事情發生了,寫滿墨字的紙箋頓時恢復如常,彷彿上面的字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而後,章煦再次提筆,零散地在上頭寫了幾樣東西,喚了小童過來,讓他拿著紙箋,去驛館旁的鋪子裡購置。
小童不疑有他,很快地去了,回來後,帶回了章煦要的東西,而那張紙箋也沒多留意,就留在的鋪子裡。章煦知道,這張紙箋上的東西,很快就能被林若看到。
能對當朝太子和皇帝的心思如此瞭如指掌,他又怎敢輕易對抗呢?更何況,他是打心底裡對林若佩服的:約莫兩年前,林若託人把劉晏的手稿給了他,讓他好好研讀其中的平抑物價與糴糧術相關部分,其後,在章煦來信說了自己的看法之後,她又回了幾封信,指出了章煦不曾覺察到的弊端,又言及她的大致想法,讓章煦驚詫不已。
林若曾在信中告訴過他,此法雖好,但缺一個時機。
這個時機,在上虞水患到來之際,就出現了。
章煦慶幸自己聽取了林若的建議,在機會到來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當太子出現在上虞,見識到他的能耐和號召力後,破格提拔他為上虞知府,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前,他只是覺得林若聰慧過人,其後,愈發覺得此女子胸有溝壑,真心欽佩,尤其是她能助他真正實現他寒窗十年所希冀的抱負!
反倒是太子……
章煦搖了搖頭,太子終究目光短淺了些。
但太子日後終究是要登基稱帝的,如果從此刻起,他能逐漸鞏固自己在太子心中的信任和地位,他日定能位極人臣,成為一代賢臣,名留青史!
想到這一點,章煦不禁心潮澎湃。
從科舉落榜的心灰意冷,到上虞書院的鋒從磨礪,再到如今的施展拳腳,林若從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他來說,林若是真正的“貴人”!
因此,他定然會好好地把握機會,絕不會做出兩敗俱傷的蠢事。
訊息很快傳到了黎焰和林若的手中,身處林府的黎焰繼續一邊解答著林祁的困惑,一邊思量明日該對太子的說辭;而身在容王府的林若,只是勾了勾嘴角,而後繼續著手安排王府裡的事——不僅是為了慕容衝即將凱旋歸來,更是因為慕容衝的生辰要到了。
時間在忙碌中眨眼飛逝,一切都很是順心,唯獨……那塊岫玉玉佩,張總管遍查各簿冊,唯獨找不到另一塊玉佩被皇帝賜給了誰。
六月初三,慕容衝帶著虎賁軍回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