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文君不棄,吾與內弟粗鄙,倒是欲意就此,在漢安縣境安頓下來。
只是,不知文君可有為難之處耶?”
“哦,這倒是無甚為難。將汝安置成‘歸附’之民都容易。
只是…不知二位,何以謀生呢?”文呈問道。
二人聞言大喜,趕緊起身,又是一禮:“
近日,恢在工地之中閒逛,倒是有一點心得。不知文君可有興致一聽?”
文呈擺擺手,不讓二人行禮:“但說無妨。但自此以後,萬萬不可多禮!吾最是煩那縟節,沒得折騰死個人了!”
李恢哈哈一笑:“謝文君了!我本滇地蠻荒之地而來,也學不得那繁文縟節!
沒成想文君也是妙人。幸甚,幸甚哉!”
“吾字緝熙,二位兄長喚我緝熙老弟便是;打住,休要再客氣!
此處無那叫做‘文君’、‘恩公’之人。
有啥子話就說,有蛋就趕緊扯,可好?”
文呈很忙的,哪有功夫閒諞。
那李恢也是個性情中人,不似他小舅子。
趙正看上去有些古板。
“哈哈哈,得遇文…緝熙老弟,真真昊天有眼吶!
我在那工地之中,觀匠人做活,卻發覺其做工,勤是勤矣;也是盡心盡力在做活。
不過…”
李恢看看文呈身後的甘寧
“只管說。”
“是。這些匠人,安置卻不得其法;挖土的只管挖土,石匠便在一旁等著挖好地基,方才安裝石條;
我便在想,若是挖土的徭役們,挖土之時;石匠們便去石場採石條;待到地基溝渠足夠多了,石匠便開始安裝基石。
如此一來,前方只管挖土;後方安裝基石。若是溝渠不足時,石匠再去採石……豈不是能夠大大加快進度?
也可使人人有活兒幹,而不在於停工等待?還有,那木匠…在……就可以……”
李恢又列舉了幾處、存在著不合理的用工安排。
(不一一例舉,是和尚擔心你們說我:水字數呢?
詳細舉一個例子的話,至少400字。)
李恢所說的事情,用現代語言就是:缺乏科學、合理的生產流程;存在人力虛耗。
~~~~~
文呈聽明白了:也就是一個統籌安排、合理排工的問題。
這些東西,後世隨隨便便一個人都知道,各工序之間,若是安排合理的話
那效率提升的飛快,也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文呈是顧不上這些東西。
否則站在工地上一天,定會發現各工種之間,在銜接、排序上的缺陷。
天天看著“條形圖”、“曲線圖”、“紅藍對比圖”、“月計劃、每日計劃;
月總結表、每日銷售完成比例圖”
面對這些圖表多少年的文呈,在這個漢代自誇管理學大師。
想來,不是,那種不靠譜的吹牛。
~~~~
牛二、馬大,畢竟是游擊隊式的施工隊,都零零碎碎攬些小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