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氣流宛若潺潺溪水,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整個龍庭道宮之內。
蘇遊俯瞰沉寂於此的數百道靈念。
四大天師,威名赫赫,但凡對道門體系有一定了解的人,必定不會錯過他們的名諱,蘇遊本來傾向於將他們全部進行一個淺層次的喚醒,但無奈發現眼下積攢的金色氣流並不夠。
他不得不另尋他人。
然而即便蘇遊放低要求,將目標鎖定為王靈官身上,但金色氣流的數量也仍是有些捉襟見肘,就算能夠稍稍喚醒對方的靈念,恐怕也難以完成神打扶乩等請求。
“四大天師不行,靈官之首也不行,即便他們均是少數沒有徹底陷入沉睡的靈念,但想要將其恢復成能夠響應神打的層次,金色氣流的數量還是差了點火候,”蘇遊嘆了口氣,“看來,自己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他們三人當中選擇一位了。”
他不再好高騖遠,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趙靈官、馬靈官和溫靈官之上。
天師有四大之說,靈官亦是如此。
雖然王靈官超凡拔群,硬是壓過所有人一頭,但也不代表其餘人就差到哪兒去。
就好比這趙靈官,他在民間享有的香火數量,絲毫不比王靈官少。
相傳他在終南山得道,黑麵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坐騎黑虎,故又名為黑虎玄壇或黑虎靈官。
最初,他本為散毒嘯禍的五方瘟神之一,後來也不知為何,轉為能夠驅雷役電、除瘟禳災、求財如意的道門正神,不僅掌握財神位格,更是兼具賞罰訴訟的權能。
“神打之法,請神之人必須意念堅毅,且所請之事最好與靈官執掌權能相合,”蘇遊仔細斟酌,先是眼睛一亮,隨後又皺起眉頭,“若是喚醒這位趙靈官,或許能多出不少賞善罰惡的都市俠客,憑此聚集萬民意願,倒也不是一條積累金色氣流的好法子,可惜......”
他搖頭看向另外一位靈官。
相較於趙靈官,馬靈官的威能完全不逞多讓,甚至尤有甚之,民間歌謠所傳頌的“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說的便是他。
馬靈官有很多名號。
最常見的,便是五顯靈官、華光大帝等尊名。
其次,便是因為極擅御火而在民間享有的火神之稱。
除此之外,他還因為與那位手持三尖兩刃戟的神將一樣生有三眼,從而得了三眼靈光的名號,世人皆用“法相天眼赫然一照、妖魔鬼怪無所遁形”這句話,來形容其強大的除魔斬妖之本領。
在馬靈官的生平記事裡,他最為悍勇的經歷,大概就是降五百火鴉,闖入地府,拘取魂魄,逆轉生死。
當然,他最終肯定沒能鬧出大動靜,整個事件以天帝因賞識其義勇而將其調為真武部將而結束——蘇遊覺得這裡面頗值得玩味,不過這些與眼下事件無關。
“若是選擇馬靈官,那麼神打之人今後請神的重點,大機率會與降妖伏魔相關,眼下靈氣逐步復甦,各種怪異妖邪肯定會不斷滋生,而且黑霧之種的存在也會帶來混亂,仔細分析下來確實合適......”
蘇遊沉吟片刻,也不再考慮剩餘的那位溫靈官,當即拍板決定下來。
瞬間,龍庭道宮上空浮現出一道龍形虛影,並如同行雲布雨般,向底下鱗次櫛比的宮殿群落噴出一道道仿若脈絡的金色條紋。
這些金色條紋相互交錯卻並不糾纏,全部向建築群內一座頗為顯目的宮殿內彙集而去,而沉寂於這座宮殿的的靈念得到金色條紋的加持,原本灰敗慘淡的光芒逐漸變得明亮。
它再度煥發出淺金色光芒。
幾乎是在一瞬間,蘇遊體內也湧現出一股奇特的力量,火之精、火之形、火之神的奧妙盡皆浮現於腦海,雖然沒有生出第三隻眼但雙眼也忽然變得清明,似乎多出了一股玄妙之意。
他同時還感知到五顯靈官現在所處的奇特狀態——明明擁有深厚而深遠的氣息,且保持著很高的思維活躍程度,但靈念本質卻是一片純淨與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