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得了許貫忠的提醒,立刻醒悟過來,當即決定:“除了嚴禁冒領戰功之類的事情發生之外,朕有三項決定:”
“第一是不得拖欠、剋扣軍餉,一旦發現無論金額一律處斬;”
“第二是在外征戰的軍士,其軍餉一半發到本人手中,一半直接發到家眷手中,且軍屬若有嚴重困難,當地官府應當全力相助;”
“第三是在前線立功的將士,當在家鄉宣揚其榮譽,且軍屬犯法或牽涉到案件,只能由六扇門親自抓捕審問,當地官府可以限制其行蹤,但堅決不得私自審問,尤其不得用刑!”
“如此,可行?”
許貫忠、蕭嘉穗、劉錡、楊存中、李彥仙等人立刻大喜而拜:“陛下聖明!如此,誰不願冒死奮戰?”
趙桓此舉可謂是真正讓前線將士們沒了後顧之憂,並且還會產生濃烈的榮譽感,如此一來不僅人人願意拼命,而且再有人戰場逃跑就要考慮自己在家鄉的聲望了。
誰願意忍受家鄉父老對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唾棄?
這才是從根上提升大宋將士的戰力。
眾人看向許貫忠,這個新任的太尉果然目光如炬啊!
“陛下!”
眾將重新坐下之後,聞煥章猶豫了一下,起身道,“陛下重武本無不妥;但自古以來文武皆不可偏廢,而我大宋自陛下成為監國以來,對文人限制頗多,且管理嚴苛,長此以往,恐怕民多犯禁、暴躁無端,需得慎之。”
聞煥章的話立刻又讓內心剛有些喜悅的趙桓皺緊了眉頭。
文武不可偏廢!
也是,文武是江山社稷的兩條腿,缺了那一條腿都走不成路。
現在朝廷對武將已經足夠重視,那麼文官呢?就憑單列出來的學部和官學院,不夠啊!
趙桓沉思良久,才說道:“那就文武一視同仁:從今天開始,太學院不再限制招生人數,只要有才有德有潛力的學生,在太學院內吃住免費,每月再給半貫錢的補助;太學生成績優異者同樣回鄉報喜,太學生家屬牽涉到案子的當地縣官同樣不得私自審問。如何?”
“陛下聖明!如此一來,天下有才有志之士都將被太學院一網打盡!”聞煥章驚喜地說道。
“眾卿還有沒有良謀?朕一併採納!”
趙桓目光炯炯看著兩邊。有人有意見是好事,做皇帝就怕自己向趙佶一樣聽不見實話,稀裡糊塗做了亡國之君啊!
“臣有疑問!”
浦文英起身道。
他是原來方臘手下的司天太監,他不僅是一個太監,也是一個奇人。水滸上宋江剛準備打方臘,就被他察覺了;不僅察覺了,還告訴方臘此戰江南一定會輸,但梁山那邊也至少要死一半。事實證明,他說的全對。
當然,這次趙桓孤身潛入清溪城,浦文英倒是沒有任何察覺。事後他去烏龍嶺拜別烏龍道人時,烏龍道人告訴他,因為他身體裡有石碣石,世上沒有任何人能窺探到他的命運與天機。
整體來說,這個大太監、趙桓的新任中書令,還是十分靠譜的。
“陛下!軍士和太學生們的家眷並非聖賢,他們犯事是很正常的,臣擔心陛下給他們的聖恩會被他們辜負;而且六扇門也沒那麼多人手直接管轄上百萬軍士、太學生的家眷。”
“你是想說,朕不分例外把牽涉到前線軍士和太學生家眷的案子全部從縣令那裡收走,會出現很多讓當地官府難辦的事,對吧?”趙桓直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