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武藏和沈煉的情況不同。
沈煉自幼拜得名師,經歷的是從低到高的正統教育,一步一步前進,根基紮實穩固,精氣神全方位提升。
由內而外,由外而內,以體練氣,以氣養魂,以魂養氣,以氣淬體。
氣血、真元、陽神,圓融一體,密不可分,既有金剛不壞之軀,又有搬山填海之力,還有堅韌不拔之心。
一念貫之,神力無窮。
初始練武的時候,揚長避短,肯定會有所側重,隨著修為提升,損有餘而補不足,穩紮穩打,齊頭並進。
宮本武藏則不然,他的武功是從戰鬥中體悟而來,透過一次次戰鬥,激發身體潛能,使得實力越來越強。
他有超神入聖的武道天賦,在戰鬥中總結出多種攻伐招數,更快,更狠,更準,更絕,能擊敗所有強敵。
出道至今,未逢一敗。
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長板太長,短板太短。
他對刀法的領悟,對武道的理解,比沈煉更勝一籌,走的更深更遠,但根基的缺陷,牢牢的束縛住他。
宮本武藏當然想過彌補缺憾,也曾看過諸多絕學秘籍,但彌補的太晚,在全力出手之時,略微有些滯澀。
如果強行彌補,倒也不是不行,只不過那樣會掰斷長板,得不償失。
就好似眼前有巨山攔路,透過的辦法是把山劈開,但沒有劈山之力。
怎麼辦?
正常狀態沒有,那就壓榨潛能。
利用生死決戰的壓力,激發出自身的極限一刀,要麼斬開一條山路,要麼刀斷人亡,沒有別的任何道路。
出道數十年,宮本武藏遭遇過各式各樣的問題,每次都是這樣解決。
這是東瀛武道的特點。
這是宮本武藏真正的根基。
讓宮本武藏如同慈航靜齋那般參天悟道,只會蹉跎時光,讓充沛的氣血變得衰頹,最終失去奮進的機會。
所以,柳生一劍,白衣人,這些天賦卓絕的東瀛武士,不會讓宮本武藏產生任何動搖,他們走過的路,宮本武藏全都走過,走的遠比他們長遠。
所以,沈煉登陸東瀛,讓宮本武藏全身心感到興奮,想要生死決鬥。
拋棄權勢、名譽、金錢、家族,拋棄自己的一切,全心全意的決鬥。
至於那什麼“武士聯盟”,宮本武藏從未在乎過,那只是個幌子,引走所有人的目光,免得有人來打攪。
沈煉到達三十里外的時候,趕車的換成柳生又壽郎,他把沈煉帶到山腳,躬身施了一禮:“侯爺,師父在山頂恭候您的大駕,請您獨自上山,晚輩用柳生家族的名譽起誓,決鬥結束前,不會有人打攪你們,否則天誅地滅。”
風四娘冷哼道:“你師父在決鬥方面的名聲,似乎不怎麼樣啊!如果有人結陣圍攻,豈不是自蹈死路?”
柳生又壽郎恭敬地說道:“如果師父選擇結陣圍攻,這恐怕是侯爺最期待的事情,也是夫人期待的事。”
沈煉笑道:“好好好!不愧是宮本武藏的弟子,見識果然不俗,這是十皇子的令牌,算是趕車的謝禮。”
沈煉把令牌遞給柳生又壽郎。
柳生又壽郎看著眼前的令牌,終歸還是沒有拒絕,恭恭敬敬的接下。
從武道修行而言,他不需要令牌。
從家族角度而言,他不可能拒絕。
沒有令牌,家族可能覆滅,柳生家族這等勢力,會遭到重點打擊。
接下令牌,家族可能存續,但必須依附於大明,做大明的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