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柳生一劍最後的決意。
這是以命搏命的最後一擊。
拋棄了親人,拋棄了愛人,拋棄了手中寶刀,甚至拋棄了自己。
這才是真正的孤注一擲。
這才是最強的玉石俱焚。
刀芒倏然而至。
一如既往的快狠準,一如既往的大道至簡,一如既往的凶神惡煞。
沈煉出槍。
迎著刀芒出槍。
這一刀是無法躲避的,沈煉也不願意躲避,整個東瀛武林,誰能讓沈煉後退半步?誰能讓沈煉暫避鋒芒?
無名槍法·氣吞萬里!
槍芒炸裂,虎嘯龍吟,周圍葉片席捲而落,好似百萬兵戈,凝聚成金戈鐵馬的洪流,沈煉槍走龍蛇,記錄金戈鐵馬的歲月史詩,縱情的揮灑豪雄。
“轟!”
炸裂聲響,煙塵漫天。
沈煉從煙塵中緩步走出,孤問返回到背後鐵匣,頭也不回的離開。
柳生一劍,戰死!
……
“殺啊!衝!衝!衝鋒!”
“放箭!快放箭!”
沈煉擊敗柳生一劍的時候,山下響起直衝霄漢的喊殺聲,唐順之對周邊勢力發動進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行軍打仗的事,沈煉不懂,也不會胡亂摻和,只是比較喜歡衝鋒。
沈煉能帶領小隊,不能指揮大軍。
至於物資問題……
這個從來不是問題。
大明有非常充沛的作戰物資。
此次出征東瀛,攜帶巨量軍械,由工部最新研製的運輸船運送,這些運輸船是根據陳友諒的戰船改造而來,不僅吃水量大,而且航行極為平穩。
當年鄱陽湖水戰的時候,陳友諒的戰船甚至能跑馬,把老朱驚呆了。
海上航行雖然更加危險,但只是運送糧草彈藥,不需要跑馬,更不需要鐵索連環,再加上沈萬三探明的,數條安全的航線,補給線絕無任何問題。
就算彈藥消耗快,來不及補充,箭矢是可以回收的,難道吃飽穿暖兵精糧足的明軍,會懼怕白刃戰不成?
……
夜!
唐順之正在處理公務。
開疆擴土不是簡簡單單的交鋒,不僅需要打敗敵人,還需要治理百姓。
治理東瀛,按理說和唐順之無關。
只不過唐順之文武全才,按捺不住心中快意,主動承接多種任務,比如測繪地圖、統計人口、安撫百姓。
相比於金國和瓦剌,東瀛百姓對大明認可度波動極大,要麼絕對不認,犯東瀛疆土者,揮刀衝鋒砍殺,要麼非常認可,對唐順之的命令百依百順。
唐順之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
東瀛貴族反抗之心比較大,因為這確實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平民百姓沒有那麼多想法,誰拳頭大聽誰的。
剛剛整理好資料,唐順之準備休息三個時辰,書房燈火忽然熄滅。
忘了說了,這裡不是軍帳,而是某家大名的祖宅,比軍帳豪華許多,唯一的缺點,就是房間有些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