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在華夏文化中很矛盾。
最早是祥瑞之獸,神話傳說中,大禹的王后塗山氏,便是九尾狐。
又比如周文王領兵出征,半途遇到九尾白狐,此戰最終大獲全勝。
《詩經》對狐狸的記載也是正面。
在某個時段,說女人是狐狸精,絕對是誇讚,尤其是嬪妃,表示你有成為王后的命格,皇帝是堯舜聖君。
此後越傳越差。
智慧變成了奸詐狡滑。
美貌變成了銀靡魅惑。
綜合來看,譭譽參半。
比如《聊齋志異》,既有嫵媚勾人吸人精血的狐狸精,也有溫柔善良感情誠摯的狐狸精,甚至還有狐仙。
沈煉前世有個歷史系的同學,根據狐狸的演變過程寫了篇論文,研究古代文化變遷和女性壓迫,自此成為導師的得意弟子,然後成為得意女婿。
那篇論文怎麼寫的來著?
沈煉撓撓下巴,記得那位大神,在論文中議論過妺喜、妲己、褒姒、楊貴妃等著名“禍國妖妃”,其中好像考證過楊貴妃,進而研究東瀛神話。
東瀛九尾狐似乎是……玉藻前!
根據沈煉看過的卷宗,玉藻前早就已經隕落,就算有門人弟子,想要取代玉藻前的地位,絕非容易的事。
“詩詩,還有什麼高手?”
“東瀛高手主要是忍者和武士,這些人具有很特殊的性格,一方面對主君忠心耿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方面崇尚下克上,如果主君從強勢變得弱勢,會毫不猶豫背叛。
忍者在這方面比較有信譽,因為忍者實際上是死士、殺手,很少有公開露面的機會,無法對主君下克上。
忍者的下克上,在於忍者內部,比如用生死決鬥,爭奪首領之位。
武士在這方面比較嚴重,武功高強的武者可以創立家族,甚至能夠獲得一片龐大的封地,以此積蓄勢力。
等到家族興盛,實力強大,就會有叛逆的心思,類似於藩鎮割據。
這種事並非東瀛獨有,中原發生過數百上千次,只不過中原需要喊出名正言順的口號,東瀛沒那麼麻煩。
反正這些東西很複雜、很彆扭。
侯爺不需要懂這些東西。
最需要注意的是武功,東瀛武士擅長速戰速決,三招兩式決出勝負。
奴婢聽師父說過,東瀛武士最不怕的就是搏命,擅長以命換命,他們有絕對的狠厲,與人一刀換一刀。”
左詩這話明著是對沈煉說的,實際上是說給風四娘,免得動手之時,風四娘被人算計,那可就大大不妙。
至於沈煉,從來無需左詩擔憂。
沈煉的戰鬥經驗太過豐富,還有堅不可摧的金剛不壞體神功,除非是宮本武藏那等高手,否則想要破防,簡直千難萬難,可以毫無顧忌的換招。
君不見,藤田家族靠著一削再削的金鐘罩,便能在東瀛長盛不衰。
左詩更不會擔心自己。
她是狙擊手。
想要擊傷她,必須先攻破肉盾。
換而言之,前置條件是擊敗沈煉。
風四娘冷哼道:“我比夫君還要早出道三四年,經驗比他豐富多了,你這小妮子,什麼時候學的這些?”
“福伯教奴婢的,侯爺小時候,福伯都是這麼教他,真的好辛苦。”
風四娘:(`Дゞ
沈煉:(`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