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兩位成名數十年的高手,沈煉距離武道絕巔,向前走了三四步。
軍中聲望,更是飛速提升。
虎威侯的威名,早已傳遍軍營。
曾經沈煉帶領將士衝鋒,將士們未必會信服,現在振臂一呼,帶兵輕騎衝鋒陷陣,士卒們必然誓死效命。
沈煉伸了個懶腰:“短時間內,不能動用真氣,卻能調動氣血,我現在是純粹的煉體,純的無與倫比。”
靳冰雲長長的嘆了口氣:“這一仗還要打多久?一個月足夠麼?”
沈煉斬釘截鐵的說道:“如果也先獲得蒙元全力支援,肯定可以,但燕帖木兒不可能全力支援他,蒙元內部需要維持平衡,否則會有慘烈後果。”
“有多慘烈?”
“比也先做的狠辣十倍!”
燕帖木兒權傾朝野,囂張跋扈,結下無數仇敵,得勢的時候,那些人恐懼他的權勢,不敢露出違逆之意。
如果燕帖木兒把麾下勢力,全都派來支援也先,蒙元的王公貴族,肯定不介意借刀殺人,借大明的刀,清除燕帖木兒的精銳,然後把他千刀萬剮。
燕帖木兒怎麼對付裡赤媚,蒙元貴族就會怎麼對付他,以牙還牙,用最殘酷的手段,十倍百倍報復回去。
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所以,燕帖木兒給的援助,多是物資和武林高手,而不是蒙元鐵騎。
就算派出鐵騎相助,也要維持雙方之間的平衡,不能只派自家心腹。
蒙元會派出鐵騎相助麼?
他們還在觀望。
去年遼國的大戰,讓人見識到大明士卒的強悍,承平二十年,大明士卒的戰力並未衰減,反而變得更強。
今年再次激戰,要損失多少?
這裡可是有大明皇太子啊!
也先不知發了多少求援信,強調瓦剌蒙元互為支援,唇亡齒寒,這些信件均是泥牛入海,被蒙元高層駁斥。
他們的理由很有道理。
漢人和草原異族是不同的。
草原異族喜歡水草豐美的牧場,對土地不怎麼看重,搶一波就走人。
漢人對於土地,有著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眷戀,如果大明佔據瓦剌,肯定會修建長城,治理當地百姓。
修長城要花多少錢?
如何壓下瓦剌百姓的反叛?
治理瓦剌需要多少時間精力?
大明的國庫,能支撐得住麼?
就算事事順遂,沒有任何波瀾,至少需要十幾二十年,到那時,大明國庫還有多少物資?發的起軍餉麼?
這是蒙元安心發展的好機會,等到瓦剌把大明給拖得疲弱,蒙元鐵騎趁虛而入,獲得大明辛苦經營二十年,消耗天文數字的物資培養的果實!
這話雖然充滿了如果、假如、可能之類的詞彙,十之六七是胡扯,但愣是唬住文武群臣,拒絕援助瓦剌。
或許是真的被唬住了。
或許是去年被打怕了,不想消耗自家部落的勇士,揣著明白裝糊塗。
於是乎,也先千盼萬盼,等來的只是軍械鎧甲,糧草馬匹,燕帖木兒答應援助的鐵騎,只到了不足一成。
蒙元那幾場朝堂辯論,完完整整擺在朱標的書桌上,這是錦衣衛辛苦蒐集到的情報,花銷超過三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