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娘要在六扇門另立門戶,成為實質上的天下第一女神捕,也可以稱之為女捕神,郭不敬要多多培訓。
追風適合做段飛的副手,追風的性格非常溫和,做事非常細膩,只是武功有些不足,氣場也稍稍有些差。
適合做二把手,不適合做老大。
程小蝶和水芙蓉輔佐十三娘。
沈煉和風四娘同樣管不住,風四娘早就四處撒野,沈煉再過兩年,就可以去追求武道,暫時充當背景板。
如果十三娘外出辦案,遇到暫時無法力敵的高手,可以用沈煉唬人。
把人唬住之後,調兵遣將,利用兵力優勢圍殺敵人,就如同沈煉那樣,利用團隊的力量,把強敵徹底毀滅。
十三娘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短時間內離不開書本和考試,就算有蘇星河那等人才輔助,也會累的精疲力竭。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當老大,需要付出心血汗水。
辛苦肯定是非常辛苦,但大明官吏有個好處,就是上邊有個好榜樣。
老朱真的是很好的榜樣。
朱元璋從乞丐變成皇帝,前前後後付出多少努力?這都是要學習的。
據說他行軍打仗時,每天都會讓李善長給他講課,就連決戰陳友諒,也沒有放鬆學習,皇子皇孫亦是如此。
如果他們敢不好好學習,老朱直接脫了鞋拿鞋底子抽,親自狠抽。
有這麼好的榜樣,只要對自己有要求的,肯定吃得了苦、學得進去。
十三娘對自己有高標準嚴要求,所以她能學得進去,段飛有種老黃牛般的踏實憨厚,聽不懂,但他願意學。
沈煉就沒有這種興趣了。
沈煉忙著和馮素貞研究音律。
音律是能激發氣血的。
對戰懷抱五老的時候,馮素貞便以音律激發沈煉和蕭峰的戰意,蕭峰一棍轟破懷抱天下,沈煉一招拿五殺。
“素貞,彌十八那個老傢伙說我與音律無緣,我覺得不服,我應該能學會幾門樂器,你覺得我該學什麼?”
“擂鼓?”
“不學!想到擂鼓,就想到彌十八那塊茅坑裡的石頭,而且扛著大鼓出門非常不方便,有沒有方便的?”
“簫?”
“不學!換一個。”
“壎?”
“壎的聲音太過於悲慼,我喜歡熱血昂揚的,壎和我太過不契合。”
“用琵琶彈奏十面埋伏?”
“如果是鐵琵琶,倒也可以,但我覺得還有更好的,給我換一樣。”
沈煉對琵琶有些特殊情感,倒不是覺得這是歌姬擅長的樂器,而是每次聽到琵琶曲,都會想到鐵道游擊隊。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賓士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
我的氣質不符合這種形象。
我應該是“手撕鬼子”才對啊!
馮素貞聞言有些慍怒:“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想學什麼,不如你直接吹口哨吧,學學獅吼功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