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絕不應該出現的場面,這種離經叛道的場景,卻又是那麼融洽。
恍惚間,上官天野甚至覺得,圍棋棋盤上出現車馬炮,似乎無甚不妥,似乎本就該如此,似乎這才是真實。
真實的虛幻,虛幻的真實。
上官天野所學極為駁雜,記得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個荒誕的國度,國君喜歡下象棋,培養諸多棋手和武士。
對外交流的方式是下象棋。
用武士裝扮做棋子,一邊對弈,一邊廝殺,同時考驗雙方棋藝和武力,要被吃子的一方,需要主動讓三招。
比如紅車要吃黑卒,那麼黑卒前三招必須只守不攻,三招後才能還手。
生死搏殺,三招便能決定勝負!
假如不小心被對方反殺,那麼在棋局上也是被人吃子,很可能你用馬吃對方的車,卻由於武功太差被反吃。
所以說,這是考驗棋藝和武力。
如果高手如雲,就算棋藝奇差,也能取得勝利,如果勢均力敵,棋藝更優秀的一方,能夠佔據絕對的優勢。
勝利者可以得到優厚的條件,失敗者必須割讓城池、上貢稱臣,如此荒唐昏庸的國度,自然不會延續太久。
兩代之後,徹底覆滅。
在此期間,有位絕頂高手,把武功秘訣融入棋譜,創出套象棋絕學。
莫非沈煉得到了這套絕學?
上官天野思緒萬千,出手卻絲毫沒有減緩,反而越來越快,在劍芒戟影中來去自如,忽掌忽指,忽拳忽爪。
金剛掌、一指禪、隔山拳、達摩劍法、兩儀劍法、九宮神行掌……
雖然是武當弟子,上官天野本人卻是佛道兼修,精通諸多武技,招法更是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滔滔不絕。
不知不覺間,雙方激戰三四百招。
沈煉越打越是興奮,伏羲聖玉爆發出萬道霞光,應和著沈煉的戰意。
張丹楓逐步找回了意識,出劍收劍好似棋盤落子,佈置無數殺局,這一招留下的劍影,十幾招後才會消散。
上官雪兒早就已經看不懂,只當做是在看熱鬧,不斷的拍手叫好。
林仙韻烏蒙夫初始時能看懂,百招之後心中多有疑慮,但由於熟悉上官天野的招法,如同邊看答案邊做題。
待到三人鬥到最激烈處,兩人已經完全看不懂,不知沈煉為何會用出橫衝直撞的莽撞招數,不知張丹楓的劍芒為何掃向足下,不知如何防守反擊。
就算有上官天野指點,就算是照著答案做習題,答案只有最終數字,推導數字的過程,卻完全想不明白了。
有時沈煉單手持戟,左手虎爪抓向上官天野肋下,張丹楓順勢出劍,劍芒鎖住上官天野後路,似乎無論如何也無法脫身,上官天野偏偏能夠脫離。
有時上官天野彈指射出劍氣,揮掌隔開張丹楓,飛腿轟擊沈煉心口,沈煉去勢太盡,無法退避,無法閃躲。
不想沈煉手腕輕輕一旋,聖戟神嘆好似燕子般靈巧的迴旋而至,張丹楓七八招前留下的劍芒,恰到好處的鎖住上官天野足下,剎那之間攻守互換。
三人出招之前,他們想不到這招究竟如何應對,三人出招後,卻覺得是那麼的簡單,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但如果換個場景,換個條件,讓他們兩個做習題,卻又是不會做了。
三人越打越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