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人好似一顆炮彈,從皇宮直接飛到了宮門外,倒栽蔥的落下,沈煉輕巧的翻個身,把心放到了肚子裡。
還好。
控制住自己的嘴,沒有作死。
沈煉一生唯謹慎。
進宮前甚至安排了一樁後手。
那就是——讓朱標過來求情。
……
朱元璋看向陳公公:“老陳,你說沈煉的奏摺,會寫到什麼時間?”
陳公公笑道:“回稟陛下,據說沈捕頭喜好武功,不通文墨,一萬七千字的奏摺,怕是要寫到後天晚上。”
朱元璋擺了擺手:“錯錯錯!他剛才出口成章,雖然沒有引經據典,但說話條分縷析,絕無半句空話廢話。
你再想想他擅長的武功是什麼?
無名槍法!
名字似乎非常庸俗,實際上卻是狂妄至極,表示有名字的槍法,均比他的槍法弱,是不是很狂妄、很霸道?
槍法招式卻頗有詩情畫意。
首招‘曉風殘月’,槍勢恍若清風拂面,槍芒如同明月倩影,出招之時卻只有清風無形,好似水中殘月。
次招‘煙柳畫橋’,既有江南煙雨的煙波浩渺、精巧流暢,又有錢塘怒潮的山呼海嘯,更能在十里荷花中蘊含狠厲殺機,是沈煉最常用的招數。
關河冷落、露花倒影、燈火闌珊、縹緲孤鴻、陰晴圓缺、羽觴飛急、氣吞萬里、試手補天、關河夢斷……
每招槍法都蘊含典故,每招槍意都與詩詞完美契合,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對詩詞歌賦有非常高的造詣。”
朱元璋伸了個懶腰:“這小子藏得比朕想象的更深,就連與他比較相熟的那些人,也不知道他的秘密。”
“陛下慧眼如炬。”
“這小子倒也還算不錯,表面上非常油滑,實則有一顆火熱的心,朕最喜歡這樣的武者,朕比蒙元幸運。”
“陛下福緣綿長。”
“你這老東西,傳膳,烤鴨!”
據說華夏有三大民間菜系:朱元璋要飯、乾隆下江南、慈禧出逃。
如果是在蜀地,很多菜品都與諸葛亮有關係,硬生生在諸葛亮的諸多豐功偉績中,增加了一條“美食家”。
實際上呢?
很多都是在故意蹭名氣。
朱元璋要飯能要到什麼?
珍珠翡翠白玉湯就算是好運!
乾隆真的沒吃過乾隆白菜,就連心裡明白、自己清楚、吃著糊塗,暫時也還沒吃過,只去濟南吃過魯菜。
慈禧逃命還來不及,哪有時間等廚子做美味?哪有心思享用美食?
不過根據御廚觀察,老朱確實喜歡吃烤鴨,這事兒某幾位大臣知道,前番胡惟庸案,這些人全都給砍了。
為什麼要這麼做?
把手伸到皇帝的廚房,你到底想知道什麼?食盒的筷子裡,應該藏著某些情報吧?你知道的東西不少啊!
知道這麼多,不殺你殺誰!
……
沈煉回到家,開始總結得失。
“失”幾乎是沒有的,除了流血實在是有些多,別的沒什麼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