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無論是奢香夫人帶兵平叛,還是沈煉等人激戰燕狂徒,均是血氣橫空,史豔文很早便察覺天地元氣的席捲。
“太子,戰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刀兵征伐,一部分是江湖武鬥。
江湖武者爭鬥原本在府衙,不過快速移動至烏蒙山,強猛絕倫,出手的應該是十五年前的絕世狂人燕狂徒。
刀兵征伐在某幾處部落,領兵的應該是唐老人,目前氣機穩定,已經壓制住情況,部落的反叛被鎮壓了。”
史豔文雖然沒看到具體場景,但分析兩處氣機,便猜到具體情況。
朱標問道:“老師,您覺得,咱們現在該去哪邊?去幫助誰呢?”
史豔文笑道:“太子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按照您的決定,去安撫受傷的百姓,然後再去探望勇士。”
朱標確實已經做好了決定。
因為車隊趕往奢香夫人方向。
江湖武者爭鬥無甚好說,朱標不可能親臨武者戰場,否則沈煉等人還要分心保護朱標,可能被燕狂徒轟殺。
調兵平叛也無甚好說,隨著朝廷賑濟物資到來,再加上奢香夫人不斷宣揚大明的好處,百姓大多恢復平靜。
就連被馬燁蠱惑的部落,大部分土司中了唐門毒藥,早已爬不起來。
勉強發動叛亂的,面對錦衣衛雨點般的弩箭,還有衝鋒的唐老人,被打的抱頭鼠竄,趙家計程車卒亦是如此。
沈煉這些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削弱敵方的力量,削弱可能造成的損害,把場面束縛在可控範圍內。
還是那句話,對內戰爭和對外戰爭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朝廷讓受災的百姓吃飽穿暖,他們怎會願意反叛呢?
那些趁火打劫的部落土司,本來就是渣滓、毒瘤,正好能一網打盡。
如果不能控制事情發生,就把影響降低到極限,不要掀起刀兵征戰。
江湖武者的戰鬥再怎麼激烈,也不過是武林史話,是茶館酒肆內,說書先生口中的笑談,反正是在山間激戰,就算打的天崩地裂,也沒什麼影響。
如果掀起刀兵,就會血流成河。
車隊向著周圍部落行去,楊雲翼已經知道,馬車內的是當朝太子,差點被嚇得跳起來,心說這是什麼運氣?
這怎麼能算是運氣呢?
這本來就是中原鏢局應得的。
當年在亂世之中,趙天豪帶領眾兄弟建立中原鏢局,押鏢從不失手,為人正氣凜然,劍法出神入化,歷經數十年的辛苦,這才有中原鏢局的威名。
朱標選擇中原鏢局,不是因為鏢局名字好聽,而是看過他們的卷宗。
這是中原鏢局數十年如一日,養成的誠信為本、道義為先的金字招牌。
再者說了,若非有真本事,如何能維持住“中原”二字?鏢局行當是要靠真本事的,沒有本事,必然淘汰。
……
馬燁帶著十幾個親信狼狽逃竄。
他才不會留下來拼殺,他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在趙家混飯吃絕無問題。
不過就在他跑向南邊的時候,他的心腹師爺說道:“將軍,咱們去南邊是寄人籬下,不如去西域建功立業,西域三十六國,咱們也能佔個位置。”
這話得到數位心腹的支援,紛紛表示所謂的三十六國,大部分都只是一座城池而已,咱們占城為王,在城池裡面稱王稱霸,豈不遠勝寄人籬下?
馬燁被他們的話打動了。
他終歸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
在中原註定會“借頭一用”,不如去西域做個城主,據說某些城主,私下裡都是自稱“朕”,那多舒服啊!
馬燁的親信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