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雙殘命不久矣。
他們被虎嘯皇拳破去音波功,被沈煉的拳勁震斷經脈,五臟俱損,能夠活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沈煉慈悲。
沈煉給他們用了些靈藥。
治好是不可能治好的,卻能讓兩人迴光返照,彈奏此生最後的曲調。
不是雙人合奏,是四人合奏。
劉正風,曲洋,天地雙殘。
四個身負重傷之人,在衡山深處找了處小橋流水的竹林,劉正風手中拿著洞簫,曲洋和天地雙殘擺好瑤琴。
沈煉、澹臺鏡明、左詩、曲非煙、上官雪兒、蕭峰,是他們的聽眾。
他們其實不在乎聽眾,只在乎有沒有知音人,但這是天地雙殘人生最後一次彈箏鋒,怎麼能沒有聽眾呢?
那豈不是太過於悲涼?
“錚!”
竹林中升起悠揚的琴音。
曲洋輕撫七絃琴,彈奏名傳數百年的廣陵散,好似嵇康轉生而來。
調亦神奇,意亦深遠。
音取宏厚,指取古勁。
平淡深遠,緩緩彈去,好似一幅水墨山水畫,若不細心領略,會覺得此曲淡而無味,恰在此時,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山水瞬間活了過來。
卻是劉正風以洞簫應和,好似把水墨畫點染色彩,顯化出生命活力。
如鳴泉飛濺,如群卉爭豔,更夾雜間關鶯語,小溪潺潺,彼鳴我和。
就在生命肆意綻放活力時,不知不覺間,到了萬物肅殺的瑟瑟寒秋。
琴聲從激昂變得低沉,低到極處之際,幾個盤旋之後,又再低沉下去。
恍惚之間,好似見到百鳥離去,春殘花落的場景,但聞雨聲蕭蕭,一片淒涼肅殺,讓人內心不由變得沉鬱。
琴聲越來越低,洞簫越來越悲。
生命的活力似乎已經消散,一切都掩蓋在茫茫白雪之下,數九隆冬,草木凋零,生命似乎陷入到了枯寂。
恰在此時,琴聲猛地升起。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寒冬,凋零萬物、生機滅絕的風雪,卻孕育著驚世駭俗的生機,瑞雪兆豐年,種子吸飽冬日的雪水,迎著朝陽暢快萌發。
冬日漫長而艱辛,萬物蟄伏於冰雪之下,人生亦然,佛說眾生皆苦,但堅持活下去,終有一日,花會重開。
桃花盛開,候鳥歸來,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琴聲悠然而止。
天地雙殘面帶笑意,端坐而逝。
新的一月,新的起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