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
“這也是查案技巧麼?”
“這是我的查案技巧。”
“我明白了,朱大哥說過,沈大哥查案的技巧,遠非凡人能理解。”
沈煉:所以我不是人唄!
“令狐老弟,城裡不安全,出門記得帶上寶劍,你自己一個人去,不要帶著你師妹,你師父那裡我解決。”
“好嘞,這個我擅長!”
別的方面令狐沖不是很擅長,酒和劍卻是他的最愛,沈煉願意請客,他自然要喝遍一條街,喝遍衡陽城!
這事朱月明也教導過。
如果沈煉要請客吃飯,千萬要打起八百個心眼子,否則會被他賣掉。
這句話令狐沖忘了。
衡陽城的美酒,真香啊!
……
“鏡明,幫我記錄線索。”
澹臺鏡明和左詩是不同的。
左詩會把沈煉說的話記錄下來,把雜亂無章的線索,整理成條分縷析、整齊排列、一目瞭然的“備忘錄”。
澹臺鏡明則是喜歡和沈煉對話,兩人不斷說出線索,互相挑毛病,挑不出毛病的時候,就能推匯出答案。
“首先是刺殺莫大的殺手,他們用的手段是音律,用聲音掩蓋殺機。”
沈煉最初始的想法是錯誤的。
殺手刺殺的手段並非無聲無息,而是用音樂掩蓋了破空聲,甚至破空聲本就屬於音樂,聲音早已融為一體。
莫大為何沒能發覺呢?
因為莫大非常喜歡音律。
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莫大怎麼可能走街串巷拉幾十年的胡琴?
作為一派尊長,莫大的必修課是內功劍法、教導弟子、結交武林同道。
拉胡琴不是必修課,甚至連選修課都算不上,那些有格調的大派掌門,就算用音律放鬆,那也是玉簫瑤琴。
這位,桃花島島主黃藥師,擅長二胡劍法、嗩吶掌法,那成什麼樣子?
莫大走街串巷拉胡琴,是因為他真心喜歡胡琴,發自內心的喜歡胡琴,自然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音律,對付這樣的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知音”。
按照沈煉的猜測,莫大走在那條小巷的時候,聽到相似的琴聲,聯想到劉正風的經歷,感覺自己遇到知音。
他停下來駐足聆聽。
他拿起胡琴準備與對方合奏。
就在他停下來的時候,對方在琴聲中彈射出利刃,淒厲的破空聲,隱藏在更加淒厲、更加悲涼的曲調之中。
曲調和厲嘯,完美的融合。
直到莫大先生倒下的時候,仍舊沉浸在音律中,不知自己被人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