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給我抄錄一份,我拿到無相禪師的墳前火化,中途絕不觀看,為表我的誠意,願意贈送三門少林秘訣。
鳩摩智演技極佳,說得興起,淚水滴滴而下,神情哀切,悲不自勝。
眾僧:(ωωω
你特麼的是鳩摩智障麼?
我們金山寺哪有什麼大威天龍?
想要大威天龍,你去戲班子啊!
五年之前,誰特麼聽過大威天龍菩提正法?那不就是戲班子編的麼?
雖然渾身上下都蛋疼,方丈還是認認真真的規勸:“明王誤會了,所謂的大威天龍,不過是伶人編的戲曲。
金山寺雖然有些武道傳承,但絕無大威天龍,更沒有什麼正藏法道。
最近數年,因為此事,我們已經解釋數千次,凡夫俗子痴愚也就罷了,明王乃佛門高僧,怎被戲言迷惑?”
這話明著是勸解,實則譏諷鳩摩智居心不良,大威天龍是胡編的,無相禪師也是胡編的,你身為佛門高僧,卻為了戲言,謊言誆騙,羞也不羞?
鳩摩智當然不羞,甚至振振有詞的反駁道:“小僧當年確實覺得這事不過是戲文胡言,不過前些時日……”
“前些時日如何?”
“丐幫幫主蕭峰,在西域之地大展神威,金龍騰空,佛光普照,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似乎不蘊含佛光吧?”
“蕭峰自幼在少林學藝,學成少林絕學,顯化佛光有什麼稀奇之處?
明王若是想看佛光,不如把這三卷少林秘籍修成,或許能拈花頓悟,領悟佛法玄妙,亦是能夠佛光普照。”
眾人夾槍帶棒互相譏諷。
鳩摩智自從得了小無相功,武功大有長進,看似謙遜,實則倨傲,心說你們給臉不要臉,難道我好欺負?
“方丈大師,小僧萬里迢迢,只為舊友遺願,好言懇求,重寶交換,擺足禮數,閣下何必如此不近人情?
須知佛門弟子,不打誑語,閣下為了武功秘籍,連連推諉撒謊,豈是佛門中人所為?閣下難道不愧疚?”
“明王為了不存在的秘籍,在金山寺裝瘋賣傻,編纂故事,謊言恫嚇,難道明王的作為,符合佛門戒律?
明王口口聲聲提及誠意,不知三門少林絕技從何處而來?若是我們拿走這三卷秘籍,豈不是與少林交惡?
此等作為,何來禮數?
你說無相禪師是你的舊友,請問他何時出生?何時圓寂?何處出家?何處修佛?既然兼學百家,必然不是自甘寂寞的武者,在江湖中有何戰績?”
鳩摩智反應何等敏捷,怎麼會被這些問題難倒,當即把桑結的經歷,混著自家師兄弟,刪刪改改說了一遍。
眾僧:((
比鬥口才,想贏過鳩摩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金山寺僧眾雖然知道鳩摩智胡編亂造,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說不過,只能動武。
鳩摩智對此更是求之不得。
“好!嘴上說著沒有,自然是算不得數的,比武較技,便知真假。”
“明王小心了。”
“應該是諸位小心。”
鳩摩智後退數步,雙手一搓,掌心出現熊熊烈火,火焰刀蓄勢待發。
金山寺護法武僧惠通禪師,手持鑌鐵禪杖站了出來:“明王,貧僧便以降魔杖法,領教無相禪師的絕學。”
“大師儘可出手。”
兩人對視一眼,殺在一起。
金山寺流傳武技以拳腳為主,兵刃則是棍棒和禪杖,杖法高深,不亞於少林大文殊杖法、九天九地方便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