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這副手套比較小。
胡惟庸身材纖瘦,手小腳小,可以戴這副手套,沈煉三人都是武夫,雙手關節粗大,只能戴進去三根手指。
寶衣暫時留下,沈煉決定送去神針薛家,讓薛家的高手拆分成四套。
分配方式,沈煉早已想好。
沈煉不需要寶衣。
金剛不壞神功比寶衣好用多了。
分配好了戰利品,沈煉示意靳一川把屍體帶回去,方才激戰之時,勁力太過劇烈,震裂胡惟庸的易容面具。
靳一川搜身之時便已經發現,但他故作不知,沒有把面具揭下來。
他當然不能揭下來。
因為朱元璋的劇本是這麼寫的:
胡惟庸作惡多端,罪不容誅,自覺愧對皇帝信任,主動服毒自盡;
沈煉返回金陵之時,半路遇到作惡多端的老魔頭“武三思”,帶領青龍靳一川擊殺魔頭,該當受到重賞。
胡惟庸跑路?
胡惟庸什麼時候跑路?
他的屍體一直都在刑部停屍房。
經過錦衣衛指揮使驗明正身,屍體確實是胡惟庸,胡惟庸是服毒自盡。
朱元璋早就為胡惟庸寫好劇本,也給朱棡留下了機會,可惜,朱棡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必須要狠狠地敲打。
……
金陵。
朱元璋看著沈煉靳一川的奏摺、青龍的密旨,滿意的點了點頭。
“老陳啊,你說沈煉這小子,武功到了什麼地步?按照這個進度,能為大明效力多少年?什麼時候離開?”
“老陳”是朱元璋的貼身太監,是他最信任的太監,看似沒有實權,實際上卻是大明最位高權重的太監。
就算米蒼穹看到陳公公,也要老老實實的行禮,以晚輩的姿態見禮。
曹正淳、雨化田等年輕太監,對陳公公不說奉若神明,但卻絕對不敢有任何得罪,費盡心思想巴結陳公公。
皇宮中的大太監,手中拿著的不是如意就是拂塵,陳公公則不然。
陳公公手中拿著琉璃瓶。
朱元璋流淚的時候,陳公公會用琉璃瓶接住淚水,然後自然蒸發掉。
這特麼什麼毛病?
不知道!
誰能揣測朱元璋的想法!
陳公公心中默默盤算,很快便給出了分析:“大宗師中無敵手,距離突破更高境界,只差最後一點契機。”
“欠缺什麼?”
“老奴沒見過他出手,不知道他欠缺的是什麼,但肯定不是天材地寶等外物輔助,應該是欠缺武道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