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黃沙掩埋,是天命問題。
天命是所有武將最厭惡的事情!
不!
不單單是武將,只要是喜歡用腦子解決問題的人,全部都討厭天命。
因為“天命”完全不講道理,哪怕是諸葛武侯,對於天命,也只能流著淚感嘆一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左詩聲情並茂的誦唸,沈煉腦子中胡思亂想,目前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佈局,只需要揮拳頭迎接大戰。
“貞觀二十年,大白上國都城外菩提樹下,大唐聖僧頓悟,佛光普照,金龍環繞,梵音唱響,三日不絕。”
“國王率領群臣頂禮膜拜,聆聽聖僧講經說法,聖僧說法十四日,以菩提樹煉化佛寶,能顯化護體金龍。”
“咸亨元年,災劫突降,整個大白上國先遭逢旱災,後遭逢瘟疫,又有沙暴降臨,險些把都城徹底掩埋。”
“救苦天尊至此,以手中拂塵化為無量光幕,擋住黑沙暴,又採集仙草化解瘟疫,消災解厄,化解苦難。”
“天尊留下聖物,此聖物大白上國文武群臣均無法使用,決定封存於國庫最深處,有緣人至,聖物開啟。”
“長壽元年,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統兵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建立安西都護府,國王為表恭賀,以聖僧留下佛寶相贈,此佛寶流傳於龜茲。”
這些當然不是史料記載,而是李紅袖根據諸多記載,整理出的情報。
比如聖僧傳法之事,來自於黑珍珠家族的史料,救苦天尊之事,來自於常茂閒著沒事,蒐集到的神話傳說。
貞觀二十年的大唐聖僧,沈煉最先想到的是玄奘,或者是他的弟子。
咸亨元年,沈煉並非歷史學家,卻也知道這個時期是吐蕃的興盛期。
倒不是研究過詳細史料,而是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演義中常勝不敗的薛仁貴,遭遇最慘痛的失敗。
吐蕃名將論欽陵百戰百勝,大唐則屢屢失敗,在西域根基嚴重受損。
別的歷史事件,沈煉並不知曉。
至於那位救苦天尊,多半是某位道門高人,被誤認為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神祇,也被稱為東極青華大帝、青玄九陽上帝,有十方化身,分別顯化為十殿閻羅。
祂的坐騎是九頭獅子,就是西遊記中一口咬住孫悟空的九靈元聖。
這個時期的道家高人?
沈煉只能想到兩個名字。
袁天罡!
李淳風!
華夏曆史上修道的高人,這倆人或許排不上號,但如果說神棍,這倆人穩居前五,袁天罡的名氣位居前三。
只要是唐朝初期的神話故事,無論多麼奇葩,都可以推到他們身上。
長壽元年,王孝傑收復安西四鎮。
沈煉沒看過史書,但看過《神探狄仁傑》,為此也查過一些史料,這位王大將軍,一生經歷可謂傳奇至極。
曾經被打的全軍覆沒,自身也被論欽陵活捉,萬沒想到,他的容貌和吐蕃上代贊普一模一樣,新贊普誤以為看到老爹回魂,不敢怠慢,放了回去。
也曾在沙場上縱橫捭闔,成功收復安西四鎮,建立安心都護府,統兵擊敗後突厥大軍,逼得默啜可汗請降。
最終被豬隊友坑慘,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兵敗身亡,敗的十足憋屈。
長壽元年是王孝傑最輝煌的時代,也是武則天在位期間,對外戰爭中少有的勝利,大白上國獻殷勤,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寶物沒有直接帶走,而是留在安西都護府,也是能夠理解的。
此後龜茲國再次分離出來,把這件寶物放在龜茲國寶庫,當然也是能夠理解的,所以,這到底是什麼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