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忠臣去給這位梟雄修寶庫?
不怕人家直接把金銀捲走了麼?
沈煉看完六扇門的藏書,才明白這些寶藏是怎麼來的。
鹿鼎山寶藏、生死棋寶藏,都是兵峰最盛之時修建,鹿鼎山寶藏數十年前被啟用,生死棋寶藏沒有門鑰匙。
楊公寶庫,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直通長安的密道,可以派兵從楊公寶庫潛入長安,內外夾擊,攻破城牆。
換而言之,楊公寶庫,唯有兵臨長安之時才有用,楊玄感沒打到長安便已兵敗被殺,自是用不著這個寶藏。
張士誠寶藏,韓林兒寶藏,這些寶藏並非兵敗之時修建,而是兵峰最盛之時的內庫,是他們的私人藏寶庫。
以張士誠寶藏作為例證。
當初張士誠雄霸江浙地域,食鹽、鋼鐵、絲綢、瓷器等生意,遍佈天下所有州府,甚至能賣到東瀛、暹羅。
以富豪程度而言,張士誠堪稱是當時的魁首,國庫自然是異常充盈。
一部分用來招兵買馬。
一部分收藏在私人小金庫。
用於招兵買馬的國庫金銀,盡數被朱元璋所得,藏在太湖的小金庫,則是後人心心念唸的“張士誠寶藏”。
是不是一大筆錢呢?
當然是。
張士誠的私人小金庫,絕不亞於連城寶藏,也不壓於霍休畢生財富。
能不能起兵呢?
當然不能!
張宗周憑什麼起兵?
憑什麼?
憑什麼?
憑什麼?
當初張士誠聲威赫赫,麾下不僅有千軍萬馬,還有“僧道丐”三奇,“龍鳳虎”三傑,尚且不敵朱元璋。
如今朱元璋稱帝二十年,掌控中原全部州府,蒙元滿清等異族,如果不聯合起來,早就已經被各個擊破。
張宗周有什麼?
他只能依附於瓦剌,名義上是瓦剌重臣,實際上並無調兵打仗的權力。
就算他有這個權力,難道瓦剌計程車卒會聽他命令,帶兵攻打朱元璋麼?
且不說攻伐西夏的朱棣,只說鎮守邊陲的常茂,該用什麼手段解決?
無兵、無將、無地盤,無勢力。
就算得到大寶藏,也不過是霍休、沈萬三之類的富商,如果把這些錢運送回瓦剌,張宗周很快就會“病逝”。
張丹楓早就想到這個問題,無論從感性還是理性判斷,起兵不僅成功率接近於零,還會給異族可趁之機。
感性上,張丹楓不希望打仗。
理性上,起兵伐明必敗無疑。
無論怎麼判斷都是輸,還會帶來無窮的災禍,開啟寶藏又有何用?
難道張家缺錢麼?
張丹楓少見的露出愁容。
這是當初在苗疆的時候,他和澹臺滅明達成的協議,澹臺滅明放棄刺殺沈煉的想法,張丹楓陪他來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