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山又被稱為明月峰。
這座山峰並不是特別高大,沒有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巍峨。
最為奇特的地方,在於山頭有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皎潔的明月,有一種別樣的神聖。
騎著馬從山下飛速跑過,由於視線不斷髮生變化,石拱的形狀會從彎彎的上弦月,逐漸變成半月、圓月。
環繞半圈之後,又會從圓月重新變為下弦月,然後逐步變化為滿月。
聚居在月亮山附近的百姓,除了黑苗之外,還有壯族、彝族等部族。
當年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便曾帶兵打到此地,教導百姓挖井耕田,修整河道,修建鹽井,百姓深感恩德。
月亮山古樸素雅、恬靜安逸、榕蔭古渡、流水潺潺、田禾翠綠,一派悠閒的田園風光,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感受著山林間寧靜的氛圍,沈煉不由得感嘆道:“舒服,在這裡居住三五年時間,整個人都會變得通透。”
風四娘嗔道:“有多通透?”
沈煉舒服的伸了個懶腰:“當然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舒服,這處地方實在是太妙,月華著實很濃郁。”
或許是由於名字的原因,或許是獨特的風水格局,月亮山附近,太陰月華非常濃郁,即便是在白天,也能感覺到絲綢般柔軟、清涼、絲滑的流風。
沈煉最近武功有所突破,意外創出了純陽罡氣,渾身上下都暖洋洋的。
如今感受到太陰月華,正是太陰太陽交相輝映,只覺渾身上下,每個細胞都張開嘴,吞吐山川水脈的靈韻。
騎著馬向前走,沈煉雙手卻沒有緊握韁繩,而是中指無名指左右交叉,豎起拇指、食指、尾指,左右應合。
此為“內八字印”,乃是九字真言手印中的“者”字訣,對內可以修復身體的損傷,對外則接洽天地靈氣。
萬物靈力,任我接洽,圓融無瑕。
這個所謂的“萬物”,當然包括胯下的良駒,無需拉動韁繩,那種天人合一的氣機,便能完美掌控戰馬。
不知不覺間,沈煉略微有些混亂的腦子,進入到了渾然忘我的狀態。
如果有擅長觀氣術的高手,就能看到方圓百丈的天地元氣,席捲成一個巨大的漏斗,不斷灌注到沈煉體內。
唐老人看了沈煉一眼,隨後便不再繼續關注,只是認真的守護沐英。
這是他多年的習慣。
任何人都可以放鬆,唯獨唐老人絕對不可以,他是沐英最後的屏障。
唐老人身邊有個大胖子。
又高又胖,比沈煉壯三圈,體重就算沒有三百斤,至少也有二百八。
他叫唐竹權,唐老人的兒子。
很難想象,乾瘦的唐老人,竟然有這麼胖的兒子,但他確確實實是唐老人的兒子,平生愛好是美酒和美食。
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唐竹權主修武功並非重武器,反而擅長指法。
他的指法凌厲迅捷、千變萬化,比段延慶還要高出數籌,戰鬥技巧也是靈活至極,威脅度遠遠超過段延慶。
按照唐竹權的習慣,他應該隨身攜帶一個酒缸,裡面是竹葉青美酒。
不過如今處在軍營之中,如果他敢喝一滴酒,唐老人絕不介意親自把唐竹權壓在板子上,狠狠打三十軍棍。
事實上,唐老人的形貌,不僅和親兒子差距大,和親女兒差距更大。